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六旬大爺無償修車7年 “服務不為自己得實惠”(圖)
原標題:六旬大爺無償修車7年 “服務不為自己得實惠”
10月23日,彩虹城社區,李全才正在義務為小區居民修理汽車。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攝
無償修車7年 “服務不為自己得實惠”
李全才自2008年退休后,義務為車友和左鄰右舍提供車輛故障咨詢、維修驗車、緊急救助服務
李全才 62歲
社區:豐臺區大紅門街道彩虹城社區
【榜樣說】
清白做人,干凈做事兒。為大家服務我很快樂。義務修車,我不求自己得實惠。
帶著一股寒氣,李全才仆仆而來。
他騎著那輛皮座已經被磨得锃亮的自行車,走了蒲黃榆與彩虹城7公里的來回,幫人義務修車。
“年紀大了,哪還記得給多少人修過車。”李全才不想刻意去計算自己的義務服務。40分鐘內,2位車友打來電話請求幫忙驗車,而此時,他剛結束1小時前在蒲黃榆的一次修理服務。
白色運動鞋上沾著泥點子,難以拍去的褲子膝蓋處的灰,這是他修車后常見的“標配”。自2008年退休后,為車友和左鄰右舍提供車輛故障咨詢、維修驗車、緊急救助服務,成了李全才的全部。
一朝退休
自掏腰包做公益
李全才當過6年兵。在武漢野戰部隊的磨礪,練就了他的堅韌與熱心腸。退伍后,他被分配到原北京市交通局汽車修理公司第三修理廠發動機車間工作。
33年里,李全才修理的汽車從北京吉普212、嘎斯69、華沙、蘇聯勝利轎車到如今的大眾、豐田、日產。他也從學徒變成了技術過硬的老師傅,“沒一天閑著”。
2008年,和汽車修理“過”了大半輩子的他退休了。一時之間手里沒了活兒,他心慌了。思來想去,自己還能做些什么呢?
他決定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居民們義務修車。他主動聯系社區居委會,說明自己的想法。
一張《告知居民通知書》出現在了社區廣告欄內,標明了李全才要做的無償服務及他的聯系方式。
千斤頂、電瓶、自動噴漆、防銹潤滑劑、化油器清洗劑、扳手、鉗子、改錐……李全才一樣樣購置了基本的修理工具,又買了一輛三輪車放置這些器械。單是一個千斤頂,就近30斤重。
早期時候,他特意在三輪車上豎了一塊兒牌子,上面寫著提供免費咨詢車輛故障、代辦保險出單理賠、維修保養、驗車、應急救援等服務,“希望更多的人能知道這個志愿服務”。
聽音知誤
對得起33年手藝
日復一日,“修車李師傅”的名聲漸漸被社區的居民熟知。甚至朋友托朋友,幾公里外其他街道的車主,都會主動聯系他求幫忙。
2013年5月,一輛“大轎子”客車壞在了京津高速路上,車主急忙給李全才打了電話。得知機器引擎蓋掉了,他帶著十多米長的鉛絲趕到。李全才佝僂著身子,仔細檢查了一遍。“沒事兒,引擎角裂了。”他躺在地下,一圈一圈擰著鉛絲,暫時固定了機器。
自1975年開始正式修車,經李全才修過的汽車,不可計數。多年的經驗與琢磨,讓李全才對汽車十分熟稔,甚至能夠聽音知誤。
去年夏天,社區居民張女士像往常一樣開車上班。沒開幾步,就聽到了“咯噔咯噔”的聲音,下車檢查了一番,她依然一頭霧水,再次上車掛擋行駛。
住在一樓的李全才連忙跑出了家門,“姑娘,你的車需要修了。”
隔著幾米,單聽聲音就知道車有了故障?張女士將信將疑。李全才笑著建議她去4S店換一條新輪胎。為保險起見,張女士咨詢了汽車修理店的店員,沒想到得出的結論和李全才建議的一模一樣:輪胎壞了。
“其實沒什么神秘的,就是修理多了。每一輛車駛過,都有它自己的聲音。”李全才笑著說。
全天“待命”
百里外遠程指導
義務服務7年,李全才現在已經離不開自己的手機。老伴兒給他買的手機套,已經被磨得四角破損。“都是要修車的給我打電話。”年紀漸長,他有些聽不清聽筒里的聲音,接電話時調到了最高音量。
他24小時開著手機,不避諱午夜救助鈴。
46公里外的廊坊,凌晨3點半的一通電話,李全才醒了。一位新手女司機和根本不懂車的朋友遭遇了輪胎沒氣,不知所措。
“把電話給你們車上的小伙子,開著免提,我說一句你們做一項。”李全才開始了他的遠程指導:“把千斤頂支好,前后輪用石頭倚住防止溜車。拿出后備廂的備胎。女同志踩一下試試有沒氣兒,別用手捏。男同志蹲馬步,半哈著腰,兩手夾著輪胎,直腰,沖著輪胎一前一后撞。”
五六下后,哐當一聲,電話一頭的李全才聽到了。輪胎上好了。
本是簡單的幾步,隔著電話,李全才聽著聲音摸索著指導新手換好輪胎后,已過了大半夜。
“老李,睡吧。”老伴兒心疼地說。對于李全才的熱心腸,一家人都默默支持。
閉門謝客
干凈做事不求惠
一來二去,找李全才修車的車主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想去家里看望“老”李師傅。
“哈哈,他們都知道,我家門檻兒高,不讓進。”他對自家地址帶著點兒“諱莫如深”的味道。鄰里街坊提來的水果,他又退了回去。活了大半輩子,李全才說懂大家伙兒的心意。
“見面一謝我接受,我做的是給人服務而不是自己得實惠。”曾經有一次,他因為記錯了保險費的金額而自掏腰包,幫著加了200元錢,“不想讓他人有任何的猜疑”。多年來,他只想著一句話:清白做人,干凈做事兒。
一通電話再次打來:“李師傅,我的車得保養一下了。鑰匙給您留著,幫我檢查一下吧。對了,我的車不好打火,您留意看看。”
老李從地下室里推出了三輪車,拿著一個礦泉水瓶,往里面灌滿了水,以防止車主冷卻液不足。檢查好其他工具完備后,他一步步將三輪車推出了地下室十多米的坡。略微吃力,他停了停,加了把力。
10月23日,深秋沁著涼意。李全才在嘴邊哈了一下手,騎著承載了幾十斤工具的三輪車,上了路。
新京報記者 王佳慧
【[北京榜樣]上榜人物】
曹毅
1983年11月出生,市交管局中心區交通支隊三中隊民警。他值守的府右街崗毗鄰中南海,一年來妥善處置突發警情20余起,執勤兩萬次。6月20日晚,他在連續執行高規格勤務工作后,突發疾病搶救無效犧牲,年僅31歲。
于立榮
1975年10月出生,北京凌盛集團董事長。從2007年起,她每年拿出企業利潤的一部分來資助教育和公益事業:捐助平谷一小學改善教學條件;發起“健康行”大型公益慈善活動等等。8年來,她投在教育和公益事業上的錢超過五千萬。
王升起
1952年3月出生,退休工人。1979年,他來到北京工作并結了婚。6年后,他的妻子查出血癌,不到3個月就去世了。后經人介紹,他與現在的妻子認識,兩人一起照顧前妻父母。30年來,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人間大愛。
孟大鵬
1973年1月出生,公交集團第五客運分公司駕駛員。他子承父業,堅持“無人售票,有人服務”理念,被乘客稱為“最快樂的公交司機”。每到路口、車輛轉彎或上下坡,他都會提醒乘客注意安全、扶好坐穩。2011年至2014年收到表揚信、表揚電話共700多件(起)。
白靜
1969年4月出生,朝陽區勁松文體協會會長助理。她從1997年至今一直從事社區居民文化志愿服務工作:為心智障礙患者家長組建音樂社;為社區舞蹈愛好者上舞蹈課;全年志愿服務超過3000小時。此外,她還是社區空巢老人的貼心人。
鄧曉光
1984年11月出生,延慶縣第二小學教師。2007年大學畢業后,他響應號召到延慶縣最偏遠山區花盆中心小學支教,一呆就是四年;2008年汶川地震,他利用暑假為災區孩子補課;今年1月,正帶著孩子玩冰車的他,看到有人掉進冰窟窿,第一時間救落水者于危難。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六旬大爺 無償修車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