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參考 參考
析涉農資金違紀問題高發:部分人當村干部動機不純
幾個村干部貪污私分拆遷補償款180萬元;縣發改局長侵吞公款68萬元,逍遙數年;村黨支部書記偽造各種身份騙取現金70萬元,揮霍一空……
從青海省紀檢監察機關近年來查處的一些發生在群眾身邊的違紀典型問題看——
在基層,鉆政策的空子、鉆監管的漏洞,截留、挪用、克扣國家惠農補貼資金,套取征地補償款,大辦婚喪嫁娶借機斂財,涉農亂收費等違紀違法問題易發多發,影響惡劣。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些典型問題提醒我們:遏制群眾身邊腐敗問題蔓延勢頭,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刻不容緩。廣大黨員干部必須警醒起來。
目無黨紀、唯利是圖,最終滑向深淵
【典型問題】
問題一:西寧市湟中縣甘河灘鎮坡東村委會原主任蘇明珍、村黨支部原書記張永福、原村會計麻延德,三人合謀,利用協助甘河工業園區管委會征地工作便利,賄賂征地工作組人員,套取33.634萬元土地補償款私分。
問題二:海東市互助縣五峰鎮平峰村也出現了這樣的貪腐三人組。村黨支部原書記雷友順、村委會原主任郭順世和原村會計周有賢在協助政府從事本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工作中,共同騙取國家扶貧資金5.459萬元。
【問題分析】
諸多案例表明,涉農資金領域違紀違法問題易發高發,涉農資金被環環克扣侵占、層層擠壓拔毛,“碩鼠”們涉案金額之高、犯案之頻,已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為何涉農資金成了“唐僧肉”,人人都想吃一口?
從主觀上講,一些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綜合素質較低,黨紀意識淡薄,根本不明白哪些事兒做了是違紀。部分人當村干部動機不純,圖的就是“光宗耀祖”,貪占心理和僥幸心理嚴重。
從客觀上講,黨紀教育缺乏針對性、實效性,監督未能全覆蓋,讓村干部長期“逍遙”于紀律之外。村民對政策不了解,維權意識、監督意識不強,對村干部的所作所為,難以監督制約。
【問題啟示】
啟示一: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農村基層黨員干部雖然“官”小,但掌握的都是與農民生計息息相關的“硬”權力,他們要是胡作非為,影響十分惡劣。必須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打造堅強有力的基層黨支部,改變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的狀況。
啟示二:應當加大對農村地區的黨紀法規宣傳教育,普及相關知識,發動群眾加強監督工作。要用好反面教材,警示教育“后來人”,充分發揮宣傳教育預防在先、教育在前的作用。
監督缺位、有權任性,貪腐難以避免
【典型問題】
問題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察汗烏蘇鎮上莊村黨支部原書記李國寶和村委會原主任張維芳合謀斂財。兩人利用職務便利,緊盯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采取收入不入賬、用假發票沖賬等方式侵吞公共財物。李國寶貪污四次,金額11.4748萬元,挪用公款2萬元;張維芳貪污兩次,金額5.50478萬元,挪用公款2萬元。
問題二: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德恒隆鄉黨委原書記、原鄉長、鄉財務原報賬員結成小圈子,鄉里事情都由他們說了算,別人根本不能過問。危房改造項目實施后,他們經過預謀,采取欺騙手段,侵吞德恒隆鄉石乃海村危房改造補助款5.4萬元。
問題三:這是一起性質惡劣的村“兩委”班子成員集體貪污案。西寧市城東區韻家口村“兩委”班子借協助做好韻家口東川綜合市場拆遷工作之機,經村黨支部原書記都可貴和村委會原主任都占山合謀, 9名村委工作人員開會商定,將市場內兩家私營瓜子廠資產冒充村集體企業資產進行評估,以套取國家拆遷補償款。經查,幾人共套取300萬元拆遷補償款,其中180萬元被9人私分,剩余120萬元用于填補之前修廟的缺口和村廟的修建。
【問題分析】
縱觀青海省近年查處的基層貪腐案件,侵占貪污類型腐敗逐漸增多,且發案領域較為集中、作案手段直接大膽、涉案金額積少成多,社會危害呈現“放大效應”。
另外,“書記+主任+會計”這樣的“三人組合”,似乎已經成為農村“小官貪腐”的“標配”。
“碩鼠”們借職務便利,緊盯涉及民生的工程建設、征地拆遷、社會保障、財政補貼等領域,多以合伙作案,采用套騙、侵占、虛報冒領、貪污挪用等手段,通過少量、多次,長期蠶食等方式聚斂財富。
在青海,村財鄉管已有幾年,為什么還有這么多的貪腐案件?
從查處的情況看,一是農村基層監管機制失效,對小官權力缺少有效制約。基層權力公開與民主監督流于形式,輿論監督往往是盯大放小,小官貪腐容易長期潛伏。二是內部管理混亂,監管制度不健全,工作程序不規范,容易出現監管疲軟。三是懲處威懾力度不夠,小官貪腐行為更加大膽。基層執紀力量薄弱,執紀審查停留在“民不舉,官不究”,削弱了震懾作用。有些基層領導包庇袒護,干擾辦案,導致對腐敗案件、腐敗人員打擊不力,量刑過輕,使得他們心存僥幸,在違紀違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問題啟示】
啟示一:深化“三轉”,創新組織形式,加強基層執紀監督力量,把紀律和規矩挺在最前沿,做到抓早抓小、監督有效、懲處有力。
啟示二:再小的權力失去監督,都有可能釀成腐敗。回顧這些案例,不難看出這些人之所以能屢屢得手,恣意妄為,基本上都是鉆監督缺位的空子。在監督缺位的情況下,失去“陽光”照射的地方成為了滋生腐敗的溫床,失去監督的權力則在膨脹的個人私欲中漸漸脫離了運行的軌道。必須切實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完善重大決策、重大項目的流程管理,充分滿足基層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啟示三:扎緊管權限權的制度“圍欄”,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強化制度的約束力,并以鐵的紀律確保制度剛性運行,防止“鄉村碩鼠”、“小官大貪”現象滋生蔓延。
公私不分、肆意妄為,終將引火燒身
【典型問題】
問題一: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縣發展和改革局原局長賀生忠斂財有三招。第一招挪用公款。2010年3月至4月,賀生忠私自以94戶牧民不符合條件為由,截留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移民困難群眾生活補助款21.62萬元,并存入該辦公室出納賬戶。隨后賀生忠將其中15.8萬元挪用給其妹夫從事經營活動。第二招貪污公款。賀生忠以侵吞、竊取、騙取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共計人民幣68.3381萬元。第三招索賄受賄。賀生忠收取公司老板、項目負責人好處費共計人民幣44.039萬元。他要好處費從來不繞彎子,張嘴就是回扣是多少。
問題二:海東市樂都縣農牧局原副局長江雨在負責實施大櫻桃種植項目時以權謀私。他以預付櫻桃苗木及運費款名義,從樂都縣農牧局會計核算中心借款64萬元,財務中心將64萬元轉入了江雨的個人賬戶。江雨將50萬元用于支付櫻桃苗木款,剩余的錢卻交其妻存入個人賬戶用于私人開支。
【問題分析】
基層黨員干部,直接掌握項目審批、錢物分配等權力,他們權力相對集中、自由裁量權大,容易模糊公私之間的界線,很多時候,貪腐往往就是一念之間。
權力從何而來,界線在哪里,這是用權者所要考慮清楚的基本問題。須知,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如果運用得當,用權為公,它可以造福群眾,建功立業;如果欲迷心竅,以權謀私,則會引火燒身,自掘墳墓。
【問題啟示】
啟示一: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如果打著“公”的旗號,公私混淆,大搞“公私兩便”、以權謀私,則墮落不遠。黨員干部要時刻警醒自己,嚴守紀律、公私分明,真正做到無愧于黨、無愧于心。
啟示二: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黨員干部一旦失了敬畏之心,則禍患不遠。縱觀以上案例,這些落馬的干部內心深處缺乏對黨紀國法、對權力的敬畏,無所顧忌、膽大妄為,最終觸碰紅線,悔之晚矣。這里面的教訓,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深思。(邕韜 薛軍)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農資金違紀問題 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