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棕熊雪豹進城“閑逛” 三江源野生動物種群增加
新華社西寧10月23日電(記者駱曉飛)“10月22日上午,一名環衛工人拍攝到了一只棕熊在縣城馬路附近山坡上活動的畫面,并向林業部門報告,這是一個月內我們接到的第三次珍稀野生動物‘進城’活動報告。”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畜牧林業科技局工作人員桑周說,此前,有關部門已經接到兩次雪豹在縣城“閑逛”的報告并進行了驅逐。
桑周告訴記者,以往神秘而難得一見的雪豹、棕熊等珍稀野生動物頻繁出現在人口聚居的縣城附近,是三江源地區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持續增加的一個直觀例證。
“近兩年下鄉,經常會在公路沿線看到成群結隊的藏野驢、野牦牛和巖羊等野生動物,而且偶爾還可以看到獾、鹿等以前在瑪多沒有發現過的動物。”果洛藏族自治州農牧局副局長桑杰說,三江源地區野生動物的種類也在增加。
實施退牧還草、生態移民和水土保持等生態保護工程,利用現代科技支撐人工增雨、種草等項目……隨著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的深入推進,三江源地區草地退化趨勢初步得到遏止,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呈持續上升趨勢。
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區,被譽為“中華水塔”,是長江、黃河及瀾滄江的源頭,總面積逾39萬平方公里。上世紀后期的近30年,三江源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共同影響,生態環境持續惡化。
為了使三江源重返“生態天堂”,建設青藏高原“綠色屏障”,2005年至2013年,我國政府投資75億元實施了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一期工程,并于2014年1月啟動總投資160.6億元的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建設暨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
“這一工程主要包括生態保護、農牧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和生態保護支撐三大建設項目,20多個子項目。”青海省發改委副主任、三江源辦公室主任李曉南說,通過工程性保護,三江源生態退化趨勢近年來得到了初步遏制。
在整體生態環境趨于好轉的情況下,三江源區各類野生動物棲息生存的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玉樹藏族自治州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辦公室工作人員扎拉文德介紹,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以后,玉樹州境內藏羚羊增加了4萬多只,野牦牛、藏野驢、藏原羚和棕熊分別增加了5000多頭、8000頭、3500只和120頭,而且盤羊、巖羊、白唇鹿等野生動物種群也不同程度增加。
“牧民群眾的生態環保意識也轉變了,現在,食草類野生動物與家養的牛羊在同一片草地上和平相處的場面并不鮮見。”瑪多縣扎陵湖鄉多涌村草原管護員土登說,黃河源頭已經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園”。(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棕熊雪豹進城閑逛 三江源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