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救人被狗咬:欺騙要懲戒,傷者要幫助
這幾天,安徽利辛26歲女子李娟被惡犬咬成重傷的事,持續在網絡發酵。20日,此事發生逆轉。有爆料稱,女子是在男友的養狗場內被狗咬傷,并非回家路上見義勇為受傷,其男友曾找媒體“策劃”稿件,并承諾“感謝費”。女子的男友承認自己撒謊,表示女友并不知情,目前捐款超過80萬元,將用于女友治療。(10月21日《現代快報》)
利辛女子有正義,惡犬面前把娃救,致使自己受重傷,無錢救治來求救。一起正能量滿滿的事件,本來讓人感動得不行,不料事情卻出現反轉,利辛女子不是救人被狗咬,而是在自己男友的養狗場被咬傷。瞬間,網友感覺很受傷,而利辛女子李娟,也從一個救人楷模變成一個騙子同伙。在這背后,是被利用的輿論,以及被欺騙的愛心。這樣的現實反轉,很多人都無法接受。畢竟,當愛心被這樣欺騙,今后很多人估計都不敢愉快地獻愛心了。
如何評判“救人被狗咬”這樣一起被策劃的新聞?這值得思考。不管被狗咬的女子以及她的男友有怎樣的苦衷與無奈,報假警、策劃新聞、欺騙公眾的愛心等行為,都是不能被原諒與饒恕的。在道德上,公眾可以以給其施加壓力,甚至是批評,畢竟當前這樣的欺騙行為,是非常不道德的;而在法律上,對于利辛女子的男友,也可以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中關于虛假報警的規定,對其處以五到十日拘留。法律是嚴肅的,也是無情的,任何人觸犯,都應得到懲戒。
不過在此事上,也必須承認,利辛女子的男友雖然存在極大的過錯,但也有極大的無奈。女友被狗咬傷,醫療費花費了數十萬元,自己無力承擔,又不想留下遺憾,更不想女友就此耽擱救治機會,所以才選擇了策劃新聞這樣的一條不歸路。如今真相被挖掘,道德上的壓力是不可避免的。而對于那些慈善款,愛心人士要追回的也應該能無阻礙地追回。這些,是對“救人被狗咬”這起策劃新聞應有的糾偏。
看到這起事件,很容易讓人想起美國的一個故事。1935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紐約一位老太太偷面包喂養孫兒。雖然法官知道老太太的苦衷,但最終還是決定依法處罰。而老太太有兩個選擇,一是處以10美元的罰金;二是10天的拘役。當老太太正準備選擇拘役時,旁觀的市長站起來掏出10美元,并表示,“請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罰金,這是為我們的冷漠付費,以處罰我們生活在一個要老祖母去偷面包來喂養孫子的城市。”
這樣的溫情故事,同樣適用于當前的這起事件。若是沒有策劃新聞的噱頭,若是沒有“救人被狗咬”的細節,若只是訴說沒錢救治的實情,所遭遇的,很可能是現實社會的冷漠。從這個角度來說,對于救人被狗咬事件,應遵循“欺騙要懲戒傷者要幫助”的底線。一方面,每一個人都應有樂善好施的道德自覺,因為你今天幫助了別人,別人就可能在明天幫助你;另一方面,仍然是完善社會保障機制,讓每一個人無論是發生意外還是生病,都有錢可治病。(楊燕明)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救人被狗咬 騙捐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