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貧病交加易讓老人陷入抑郁
▲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容易覺得沒有尊嚴,可能想到一死了之
▲抗抑郁藥物與其他治療慢性病藥物之間的相互反應并不多見
醫學指導/廣東省人民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賈福軍博士
年老體弱者在精神衛生方面是“弱勢群體”,目前我國的老年人患抑郁癥、自殺的狀況比成年人更為嚴峻,農村的情況比城市更不樂觀。在今年10月10日的“世界精神衛生日”前夕,有精神衛生專家指出,老年人抑郁自殺的風險高既有大腦生理衰退的內部原因,也有經濟條件差、缺乏社會支持的外部原因,提醒公眾不要把老年抑郁癥的表現當成是老來“淡泊名利”、“看破紅塵”,而要加以重視,及時治療,多加關心,營造良好的養老環境,在老年人遭遇疾病、喪親時還要警惕其絕望自殺的苗頭。
文/廣州日報記者伍君儀
案例:
患病五保戶絕望自縊
據澎湃新聞報道,今年80歲的劉孟先是河南省鄧州市劉集鎮的五保戶,其五保照顧款為每年2200元。他無妻無子,曾在村面粉廠工作,面粉廠停產后就住在廠里的門衛室。這個房間約七八平方米,屋頂有破洞,屋內雜亂邋遢。前些年,他做過環衛工,生活尚能自理,不愿意去鎮敬老院。2015年7月3日早上,劉孟先發病倒地,被診斷為中風前兆,其后由侄子和堂兄暫時照顧。7月6日凌晨三四時,劉孟先在面粉廠門前罵“沒人管他”、“活著不如死了”,罵了半個小時后就沒動靜了,早上大家發現,他在大鐵門上自縊身亡。工作人員整理遺物時發現,死者身上尚有3000余元現金。
抑郁表現:
老來不想見到熟人
老年人的大腦逐漸衰退,認知功能容易出現問題,老來變得固執,接受能力差,容易情緒低落。廣東省人民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賈福軍博士分析稱,老年人的生理逐漸衰老,患上各種慢性病,甚至罹患不治之癥,如果他們的經濟狀況較差,沒錢治病,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就容易陷入抑郁。在農村,老年人的自殺率高于城市的老年人,主要原因就是經濟問題。特別是子女出外打工留下的“空巢老人”,生活孤獨沒人照顧,在寂寞中會老得更快,影響智能加快癡呆。生活不能自理者甚至連門都出不了,失去了過去做人的尊嚴,就可能想到“死了算了”。
老年人在情緒低落時不喜歡見人,也不愛說話。賈福軍稱,抑郁的老年人特別之處是不想見到熟人,因為見了生人沒話說是正常的,但熟人知道自己過去并不是這個樣子的,例如過去很愛說話的人現在不愛說話,反差很大,還給人沒禮貌的感覺——其實,他們是沒話可說,還搞得自己很緊張。
患有抑郁癥的老人在認知、情緒、意志行為等方面全面衰退,既不關心家庭和社會的事情,也沒有什么追求,整天不想動。賈福軍稱,人們常常以為這是老來淡泊人生、看破紅塵——那是老年人不再不惜代價追求難度過高的目標,權衡利弊后有選擇地放棄,是一種理性的選擇。抑郁癥并非如此,而是令老人徹底失去所有興趣,什么都不去想、不想做,全方位放棄一切。為了及時發現抑郁癥等精神問題,老年人的常規體檢應該增加心理評估。
治療:
不必過分擔心藥物相互作用
患有抑郁癥的老年人需要進行藥物治療。問題是,很多老年人本來就有很多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每天要服用多種藥物。可能是害怕吃藥太多,或者擔心不同的藥物相互作用造成不良反應,不少老年人限制自己吃抗抑郁藥物,導致抑郁癥治療率很低。賈福軍稱,抗抑郁藥物與其他藥物之間的相互反應并不太多見,即使有反應,醫生也可以在開藥時規避。其實,該用藥時沒有用藥造成的危害更大。
一部分老年抑郁癥患者可以接受心理治療。賈福軍稱,心理治療包括一對一的心理溝通和團體溝通,研究證實對輕度抑郁癥可單獨起效。但是,對于癡呆的老人,做心理疏導的效果不好。一旦發現老年人有厭世輕生的苗頭,要及時進行心理咨詢和安撫工作,在解決其顧慮的同時要做好抑郁癥的診斷治療,在家要有人陪伴,避免他們獨處,注意門窗、劇毒藥品(如農藥)的管理。老年人也可能害怕死亡,例如文化水平低的老年人得了癌癥之后感到焦慮煩躁,應加強死亡教育,認識到生老病死乃自然現象——他們在想通了之后,甚至能接受安樂死的觀念。
社會支持:
老有所為可預防抑郁
社會支持對老年抑郁癥的康復有重要意義。賈福軍稱,按照養老方式的質量從低到高排列,分別是“空巢”、養老院、數代同堂、和同齡人老朋友住在一起。為此,應打破老年人之間的隔離,創造條件定時聚會,這樣有寄托有交流,比和子女在一起更開心。當老年人的認知功能下降以后,過去的回憶、熟悉的生活環境是很好的刺激,對抑郁癥具有防治作用。如果老年人身體條件允許,可考慮老有所為,繼續在服務業等領域為社會做貢獻,也對防止抑郁很有好處。老年人在家可以負責做飯、接送看護小孩等,這樣他們就不是家里的負擔了,甚至感到家里還離不開自己。賈福軍提醒,老年人應量力而行,不應該有太多壓力,遇到困難要尋求幫助。
當老年人遭遇喪偶、喪子等,要及時進行心理危機干預。賈福軍稱,與老伴去世相比,子女去世的情況多突然發生,老年人可能擔心自己將來無人養老的問題,特別是“失獨”老人,受到影響更大,他們無法適應就容易陷入抑郁,甚至會誘發自殺。這時,家人、社工等要密切注意老年人的情緒變化,不間斷地關心,多陪伴他們,減少其心理落差。
編輯:趙彥
關鍵詞:弱勢群體 老年人患抑郁癥 癥狀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