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知識講堂>文玩雜項文玩雜項
彰顯文人雅士風范追求的兩幅古畫
中國古人一向重視住宅的幽靜、雅趣,書房更是文人雅士怡情翰墨、醉意書畫的好天地。這里介紹兩幅古畫,很好地反映了古人的精神追求。
宋代《宋人人物圖》(圖1),經宋徽宗趙佶、宋高宗趙構、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等帝王收藏,著錄于《石渠寶笈》,現為臺北故宮館藏精品。通過此畫我們能夠真實領略宋時書齋的清雅情趣!
該畫絹本設色,縱29、橫27.8厘米。畫中儒士坐于榻上,頭著巾、下系裙至腳踝。左手持書卷,左腿自然下垂踩踏在腳榻之上。右腳未穿履襪,素足橫置榻 上,右手執筆置于盤曲右腿之上。頭部右傾約45度,駐目凝思;榻后座屏兼工帶寫重彩傳統題材《汀洲蘆雁圖》,給力地表現出宋時文人風雅之情,其上懸掛儒士 頭部寫真肖像畫軸,神情如一,俗稱《二我圖》;在屏風右側并排兩張幾案,設坐具繡墩一個。幾案放置七弦琴一把、兩函書、書畫軸幾卷、隱約可見獸形香薰一 只;床榻前幾案邊站立侍童,左手托白釉盤口執壺底部,右手握曲柄,正在斟酒。酒杯邊兩只果盤,內盛不同鮮果,幾案上另設長方形抄手硯一方、殘墨一錠;座屏 左側荷葉座仰蓮風爐置于抬式爐架之上;畫面左下角另設幾案一張,紗罩內盞托一套、長方形隆頂蓋盒一套。幾案旁紅色箱式架具上放置似爐具狀器物;座屏正對面 放置層巖狀花幾架一具,花籃中鮮艷的花朵正在怒放。
畫面整體反映了宋代文人書房場景,家具陳設呈現出一種素雅、簡約、井井有條的風格。畫面左右空白處鈐“乾隆御覽之寶”、“嘉慶御覽之寶”、“石渠寶笈”等印記共十處。
此幅畫作一般認為是來自宋徽宗趙佶的收藏,從畫中主體人物面像分析,被確認為書圣王羲之,事實上也反映出徽宗內心的文人取向。在沒有機械成像設備的時代,當清乾隆帝賞析《宋人人物圖》雅趣之后,不僅加鈐“乾隆御覽之寶”印記,并且命宮廷畫家依范本繪制。
清乾隆宮廷畫師丁觀鵬繪《弘歷鑒古圖》(圖2),絹本設色,橫147.2、縱76.5厘米,乾隆御書“是一是二不即不離儒可墨可何慮何思”,鈐“垂 露”、“乾隆宸翰”,畫面左上角鈐“乾隆御覽之寶”,右下角鈐“內府啚書”、“義皇上人我不為”,共計五方印章,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其中“義皇上人我不 為”印文耐人尋味,結合畫面及乾隆御書詩句,從另一個角度品讀,或許更是乾隆的內心獨白: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是我,鑒古者是乾隆的影子,畫軸只是一代 有為君主影子的影子!
從形式看《弘歷鑒古圖》借鑒了《宋人人物圖》構圖風格,基本坐姿和手部姿態與《宋人人物圖》雷同,書房中家具擺放 格局也沒有過多變化,只是書房家具整體呈現出皇家繁復華貴的風格。誠然,畫作更深層次地在刻畫乾隆的思想和內心活動,以及展示乾隆精于鑒藏,并且在詩律、 書法等方面同樣有著驕人的一面。此幅畫作在中國畫散點透視的基礎上,借鑒西洋透視和設色技法。畫面以線描淡彩渲染為主,用色淡然、素雅,低調而不張揚,更 顯中國文人雅士含蓄內斂、脫俗的風范和所追求的意境。
縱觀圖中器物類別、檔次、數量等,足以反映乾隆精于鑒藏和鑒賞品位。畫面中這些藏 品絕不是杜撰出來的,更不是隨意選出來裝飾畫面的,今天在兩岸故宮舊藏中依然能尋覓到器物原型。顯而易見,器物內涵反映著中國傳統佛、道、儒、墨的傳統思 想理念,以及共存、和諧、不可分離的理念。這與乾隆自題詩句“是一是二不即不離儒可墨可何慮何思”不無關聯,同時也充分反映了乾隆豐富的內心世界。
編輯:陳佳
關鍵詞:彰顯文人雅士 風范追求 兩幅古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