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解讀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5年10月06日 09:02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原標題:科普:為人類抗擊寄生蟲疾病找到新方法——解讀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新華網北京10月5日電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生物的復雜世界中,既有我們人類和其他大型動物,也有微小至肉眼無法看見的微生物菌群。其中,一些寄生蟲會給人類帶來致命的傷害。

  5日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科學家們,分別發現了青蒿素和阿維菌素,可以有效治療瘧原蟲和線蟲兩大類寄生蟲引發的疾病,為人類對抗寄生蟲疾病的斗爭找到了新方法,從而提升疾病治療手段、改善人類健康。

  人類對瘧疾的存在早已知道,這是威脅人類生命的一大頑敵,它是一種由蚊子傳播的、因單細胞寄生蟲——瘧原蟲入侵紅細胞引起發熱并在嚴重情況下造成腦損傷和死亡的疾病。目前,每年還有45萬人被瘧疾奪去生命,其中大多數是兒童。

  瘧疾的傳統療法是使用氯喹或奎寧,但在上世紀60年代后期,這種方法成功率不斷降低,瘧疾感染率呈上升趨勢。屠呦呦當時在中國轉向中草藥,力求從中找尋治療瘧疾的新方法,她受到中國古代醫書關于青蒿治療瘧疾的記載啟發,提煉出具有全新化學結構和顯著抗瘧功效的新藥——青蒿素,再將其應用于臨床,成為一種能夠在瘧疾早期階段扼殺瘧原蟲的有效藥物,這一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屠呦呦因青蒿素而獲獎,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膠體與界面研究所所長、抗瘧疾藥物研究專家彼得·澤貝格爾對新華社記者表示,這絕對是“實至名歸”。青蒿素的發現,挽救了數以百萬計人們特別是兒童的生命,這項長期且艱難的基礎性研究顯示出植物提取物在醫藥領域的巨大潛力,將諾貝爾獎頒給這項“對許多人生活產生積極影響的偉大研究”再合適不過。

  醫學上很重要的另一類寄生蟲——線蟲也正在折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類,主要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南亞、中美洲和南美洲,而河盲癥(盤尾絲蟲病)和淋巴絲蟲病是兩種最常見的由線蟲引發的疾病。河盲癥患者會因眼睛角膜發炎而致盲,淋巴絲蟲病則會誘發淋巴水腫等終身感染的癥狀,近百萬人因此備受折磨。

  日本微生物學家大村智專注于研究鏈霉菌,這一菌群生活在土壤中,能夠產生很多活性化合物。他用獨特的方式大批培養菌株并保持其特征,然后從土壤中成功分離出新菌株并成功移植到實驗室中,再選出其中最具活性的50株作為新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來源,這些菌株中的一個,后來被證明是阿維菌素的來源。

  威廉·坎貝爾出生在愛爾蘭,現在美國任教,他是寄生蟲領域的生物學家。坎貝爾從大村智手中收購了大批鏈霉菌菌株以探求其功效,并證明其中一個菌株對牲畜寄生蟲非常有效。這種活性物質提純后命名為阿維菌素,此后又改進為伊維菌素。伊維菌素最初作為獸藥,但后來發現它能夠治療人類的河盲癥和淋巴絲蟲病,由此在非洲、拉美地區廣泛分發使用,有效抗擊了線蟲類寄生蟲引發的疾病。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選委員會指出,青蒿素和阿維菌素的發現,從根本上改變了寄生蟲疾病的治療。世界上每年有約2億人感染瘧疾,在全球瘧疾的綜合治療中,青蒿素至少降低了20%的死亡率及30%的兒童死亡率,僅就非洲而言,每年就能拯救10萬人的生命。

  阿維菌素的衍生物伊維菌素目前被運用于全球線蟲類寄生蟲病的治療,尤其是在世界上最貧困的地區,其給人類帶來的福祉也不可估量。這一研究成果使得相關疾病瀕臨消滅,也是人類醫學史上的一大壯舉。(綜合新華社記者和苗、付一鳴、藍建中、郭洋報道)

 

編輯:曾珂

關鍵詞:青蒿素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播放 |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国产自己精品 | 日韩噜噜噜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专区中文字幕 |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一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