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新疆跨越60年:奮斗新疆創造“西部奇跡”
原標題:沙漠綠了 戈壁變了 腰包鼓了 日子美了
奮斗新疆創造“西部奇跡”(新疆跨越60年)
新疆,創造奇跡的地方。
從荒涼走向繁華,從貧窮走向富庶,從落后走向現代,從邊陲末梢走向開放前沿……60年滄桑變化,47個民族用雙手在天山南北書寫時代傳奇,共同實現西部崛起的夢想。
奇跡背后,是新疆人奮斗的精神、奮勇的氣質、奮進的追求。
讓我們聽聽兵團人的故事。
“奮斗就是我的生活,兵團人要一茬接著一茬干。”
說這話的,叫陳和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十四師四十七團六連一名普通職工。
1997年,陳和平帶著媳婦和8個月大的女兒,從重慶來到四十七團。從此,他和戰友們像沙漠胡楊,把根深深地扎進了大漠戈壁。
十幾年來,寸草難生的荒漠變成萬畝棗園,“一腳踩下沙土沒膝”的土路變成一條條寬闊的柏油路;陳和平從僅有1000元路費,到承包果園年入30萬元,住進新樓房,買上小轎車……
如今,273萬兵團兒女,發揚“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戍邊穩邊興邊。176個團場,堅守著2019公里邊境線,開墾出100多萬公頃的良田,建設成石河子、五家渠、北屯等一批“西域名城”。
讓我們看看“帶頭人”的故事。
“每天我心里都在琢磨,怎么幫村民富起來。”阜康市九運街鎮六運中心村村支書阿布拉·米牙孜這樣告訴記者。
2008年,阿布拉牽頭,村里建起216座高標準溫室大棚,每個棚年純收入都超過2萬元。為了增收,他又在村里打造千畝蟠桃園,“我們要按現代農業觀光、旅游一體化的模式來發展”。
如今的六運中心村,從一個落后村變成模范村。村民們稱贊阿布拉“點子多,方法對,效益好”。
阿布拉自己的體會是,不管哪個民族都當作一家人,干什么事情都要一碗水端平,把群眾的大事小事裝在心上。
正是有了阿布拉這樣的“領頭羊”,村民們腰包鼓了,日子美了。2014年,新疆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114元,是1980年的40.4倍,年均增長11.5%,比2009年增加4231元。
讓我們再說說種樹人的故事。
84歲的王延明老人,退休30年,一心一意植樹,誓讓荒漠染綠。
這片被稱為“延明園”的林子,占地8萬多平方米,位于克拉瑪依市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廠西北郊,滿眼蒼翠,綠樹成蔭。
以前這里白茫茫一片堿,俗稱“白堿灘”,當地人編了順口溜:“地上不長草,天上無飛鳥,風吹石頭跑。”
在王延明帶動下,采油二廠的綠化覆蓋率由不足1%提升到35%;在王延明的影響下,克拉瑪依市每年參加植樹的人數接近20萬。
2010年至今,新疆每年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面積250萬畝以上,綠洲森林覆蓋率由14.95%提高到23.5%,退耕還林面積達到325.8萬畝。綠色新疆,變得越來越美麗。
奮斗,是新疆60年蓬勃發展的主旋律。自治區主要負責人說,只有努力才能改變,只要努力就能改變。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新疆自治區成立60年 新疆 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