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很黨派 很黨派
三峽城市群國際研討會在宜昌舉行 辜勝阻作主題演講
原標題:辜勝阻出席三峽城市群國際研討會并在鄂調研
“三峽城市群·長江經濟帶”國際研討會9月15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舉行,會議以“協作 發展 共贏”為主題,來自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嘉賓及三峽區域聯盟活動代表共約200人參會,30多位國際國內專家在會上發言研討,共同倡導:建設三峽城市群,讓長江經濟帶戰略分段落地。
辜勝阻出席三峽城市群國際研討會并在鄂調研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經濟學家辜勝阻在會上作主題演講。辜勝阻認為,新型城鎮化進程中人是核心、錢是關鍵,健康有序的城鎮化必須堅持“兩條腿走路”:發展城市群與中小城市并重,人口就地城鎮化和異地轉移并舉。要轉變過去大規模異地轉移的城鎮化模式,鼓勵更多農民工返鄉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推進中西部地區轉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鎮化。
辜勝阻表示,新型鎮化要圍繞人、業、錢、地、房五大要素配置資源,其中人是核心。新型城鎮化的最大特點是強調人的城鎮化,要解決轉移人口“如何市民化”和“人往哪兒去”兩個問題。穩定就業是市民化的基礎也是市民化的難點,只有具有穩定就業才能夠獲取生活來源,獲取基本公共服務,增強歸屬感。在“人往哪兒去”的問題上,過去人口大規模異地轉移產生了大量“三留人口”,造成巨大的社會代價,必須予以轉變。對于宜昌等中西部地區而言,一方面,要通過發展經濟提升城市吸引力,推動人口就地就近轉移。近幾年,宜昌市主要經濟指標均優于全省平均水平,生產總值連續十年高增長,綜合實力在中部同等城市中居第2位。其城鎮化進程也逐漸加快,自2012年開始,宜昌城鎮化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要鼓勵更多農民工返鄉創業,并以創業帶動就業,增加轉移人口就業機會和穩定性,使轉移人口在中西部城市實現安居樂業。2008年起,宜昌市夷陵區通過“五步法”推動回歸創業潮,引領“走出去”打工經濟向“引回歸”創業經濟發展。全區回歸創業人員達1.8萬人,興辦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3400多家,安置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6萬人。
辜勝阻說,“錢”是實現新型城鎮化的關鍵。國家開發銀行預計,未來3年我國城鎮化投融資資金需求量將達25萬億元。要解決城鎮化巨大的資金需求,一方面要建立多層次、多樣化、市場化的投融資機制,推進公私合作伙伴模式(PPP),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城鎮化建設。傳統城鎮化投融資模式具有“一高、一低、一難”的問題,一高,即融資平臺債務高;一低,即公共供給效率低;一難,即社會資本進入難。PPP模式具有伙伴關系、利益共享、風險分擔三大特征,有助于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另一方面要建立與常住人口掛鉤的轉移支付制度,構建政府、企業、個人多主體共同參與的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
辜勝阻強調,城市群是城鎮化主體形態和主平臺。預計未來5到10年內,我國城市群將涵蓋全國815個城市中的606個,人口和經濟規模分別占到城市總量的82%和92%。城市群的建設與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必須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政府要做好規劃制定、制度設計、公共服務、環境保護、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工作。城市群必須走綠色發展道路,緩解日益嚴峻的資源與環境約束,有效治理當前嚴重的水資源污染、大氣污染等“大城市病”。宜昌位于長江經濟帶的關鍵節點,得水獨厚,保證水安全是城市群發展的第一要務。實現綠色發展要不斷完善綠色文化引領機制、綠色標準約束機制、綠色政策激勵機制、綠色科技支撐機制、綠色產業推動機制和綠色法律保障機制。
研討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湖北省人民政府、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中國城鎮化促進會聯合主辦。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書記黃楚平,歐元50集團主席、法國前財政部長埃德蒙·阿爾方戴利等也在開幕式上發表了重要講話。
為了結合當地情況進行演講,會前,辜勝阻副主席一行到夷陵區和當陽市就農民工回鄉創業就業情況進行了調研和實地考察。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三峽城市群 研討會 宜昌 辜勝阻 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