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摸脈再開方
原標題: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摸脈再開方
摘要: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環節和重中之重,就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作為全國政治、文化、國際交往和科技創新中心,北京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環節和重中之重,就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遵循這一思路,北京以實際行動擔起重任。
摸清脈再開方
日前,就京津冀協同發展有關問題答記者問時,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明確表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為基本出發點”。
面對治理“大城市病”的歷史重任,北京選擇遵循規律辨證論治,首先摸清楚脈,而后選擇一劑良藥。
人口過度膨脹,霧霾天氣頻現,交通日益擁堵,房價持續高漲,資源環境承載力嚴重不足……北京市委、市政府認為,這些“癥狀”僅是表象,集聚過多的非首都功能造成的“大城市病”才是“病根”所在。
依據這一判斷,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不僅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核心,也是北京面向未來的必然之選。
產業調控精細化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城市病”亦然。以疏解非首都功能這一良方來醫治,亦非一日之功。
長期以來,北京資源配置的行政色彩十分濃厚,醫療、教育等大量公共服務事業及資金、人才、技術在京集聚,對周邊地區的“虹吸效應”十分明顯。
《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2015年版)》近期發布,針對非首都功能的新增產業禁止和限制清單,在去年的版本上再次升級。此前,北京市率先在全國發布實施禁限目錄,探索采取清單模式,對新增產業進行精細化調控。
這一次,“清單”不僅聚焦高耗能、高污染產業,而且用更加深邃的目光,牢牢鎖定一系列“非首都功能”產業和行業。比如,今后,北京全市范圍內不再新設立或者新升格普通高等學校,禁止新設立面向全國招生的一般性培訓機構。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關于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意見》的精神和要求,北京正以更高要求、更嚴標準,使《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2015年版)》更加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要求。
“四個中心”是尺子
面對疏解非首都功能這一話題,“搬哪些”“往哪搬”“誰來搬”“怎么搬”等問題是輿論關注的焦點。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應該遵循怎樣的前提?答案是“有序”。今后,北京“四個中心”的戰略定位將是一把尺子,疏解的對象、原則、方式方法都將以此為據。
一般性產業特別是高消耗產業,區域性物流基地以及專業市場,部分教育、醫療、培訓機構以及部分行政性、事業性服務機構和企業總部,將率先疏解出北京。
在北京市內部,一場有序的調整也在悄然進行。“逐步帶動中心城人口向通州轉移”“通過區域快軌、城際鐵路等模式串聯起燕郊、通州及中心城”——北京市規劃委負責人介紹,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設不僅將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關鍵節點,也會肩負起醫治北京“大城市病”的歷史重任。
真心實意探路
在京西北蘇家坨鎮西小營村附近,一座由中關村海淀園管委會支持建立的北京協同創新園悄然矗立。深入推進協同發展,中關村核心區已有了不少實踐與經驗。去年5月,中關村海淀園秦皇島分園正式開園,目前已有數十家企業入駐,與京津高校共建產業研究院,與中科院北京分院共建技術成果轉化基地,取得了積極成果。
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工學院副院長王茤祥教授表示,該院已與保定、邯鄲等地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多地政府都安排了專項經費支持研究院成果到地方產業化,支持河北的企業與研究院開展技術合作。
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多次表示,對于污染企業,北京一律就地關停,決不將有污染的、落后的產業轉移出去。
進入9月,在河北省張北縣饅頭營鄉新地灣,一片黃澄澄的稻田引人注目。來自北京清華控股公司的科技人員在此多年扎根,利用鹽堿地改良研究成果,成功將2600畝荒蕪的鹽堿地變為良田。清華大學教授陳昌和說,他們拿出最好的技術送到河北,對于協同發展,北京就像這顆顆飽滿的果實,“充滿真心實意”。
(記者 董城 張景華)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京津冀協同發展 疏解 非首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