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以改革的姿態(tài)向教師們送上祝福
小學老師也能當教授,論文不再是硬杠杠,向農村和邊遠地區(qū)傾斜……近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全面推開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為基礎教育發(fā)展提供人才支撐。有人將此次改革總結成“五大紅利”,有人說“這是給1270萬中小學教師發(fā)出的大禮包”。
長期以來,“職稱”被廣大老師視為最鬧心的關卡之一,對基層一線老師而言尤為如此。整天圍著學生轉,上升通道卻狹窄;職稱最上是“副高”,發(fā)展“天花板”低;就算實際教學受歡迎,科研論文也會成瓶頸;行政權力干預評定,暗箱操作有失公平……這些面臨的問題,恰是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需要解決的重點難點,顯然,改革釋放的紅利在于掃清障礙,改革撬動的杠桿在于保障公平。
“試點是改革的重要任務,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以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為例,早在2009年就出臺了相關意見,并在山東濰坊、吉林松原、陜西寶雞啟動了試點工作,2011年試點擴大,今年8月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決定全國推開。其實,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通過的《鄉(xiāng)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中就提出,職稱(職務)評聘向鄉(xiāng)村學校傾斜。可見,從改革的角度來觀察,以試點帶動推廣,以制度建設落實深化改革,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的公平性、公開性、均等性更可期了。
當然,社會上也不乏有這樣的聲音,如“職稱評聘本身就是惡的”“增加中小學教師的正高評聘,簡直是火上澆油”“最好的改革就是廢除職稱制度”。不得不說,職稱評聘是對業(yè)務能力的一種肯定,也是一種系統(tǒng)性的專業(yè)評價標準。當然,在實施評聘過程中,由于制度安排、程序操作、指標設置等問題,有失公平、有失透明的現象的確存在,也給不少老師帶了困擾甚至傷害。但是,應該看到改革措施的糾偏作用和其中釋放出來的活力,更重要的是它切實用實際利好表明“最重要的教育資源不是樓房、不是課桌,是教師”。
我國第三十一個教師節(jié)就要到了,以怎樣的姿態(tài)向廣大教師們送上祝福,政府顯然是用改革力舉在行動著。這不僅僅是一次只惠及中小學教師的改革,更是促進社會起點公平的改革。讀懂了這層改革涵義,“晉升職稱回回被退,拋家舍業(yè)愧對長輩,囊中羞澀見人慚愧,青春年華如此狼狽”的無奈之嘆將減少,“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目標也能逐步實現。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教師職稱 改革制度 祝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