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今天,還要掃盲嗎?——聚焦當下的掃盲問題
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題:今天,還要掃盲嗎?——聚焦當下的掃盲問題
新華社記者陳諾、黃筱、駱飛
文盲?掃盲?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漸行漸遠的話題。
前不久,杭州一百歲老人順利通過考試拿到了脫盲證書。這一故事在勵志的同時也引人疑問:現在還有多少人需要掃盲?
9月8日是“國際掃盲日”,這個日子旨在鼓勵各國消除文盲現象。那么,現在我國還有多少文盲?在今天,掃盲是否已過時?該如何掃盲?
掃盲話題并不過時:數千萬文盲壓力猶在
的確,在現實生活中,文盲話題漸行漸遠。幾年前,全國掃盲“指揮部”——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掃盲教育處”已在建制上取消,多地早已解散掃盲工作組,并將相關工作分散到教育、民政等多個部門。記者要采訪當前掃盲整體概況,卻找不到一個權威部門能完全講清楚。
采訪中,不少基層干部已不知掃盲為何物,安徽某社區干部曾反問記者,“現在還有文盲嗎?”
不過,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10月,全國仍有5400萬文盲,這是能查閱最近的權威數據。記者通過查看近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報告》發現,2010年到2014年,全國共掃除文盲325.36萬人。
近5年來,全國掃除文盲數量逐年降低,特別是2012年全國掃除文盲數量比上年減少四分之一。專家認為,之所以速度放緩,是因為2011年以后我國全面實現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剩下的基本是“硬骨頭”。
老少邊窮地區依舊是文盲高發地。數據顯示,在14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勞動力文盲、半文盲比例比全國高3.6個百分點,文盲村仍然不少。比如,貴州省荔波縣瑤山鄉的菇類村全村1200多人,其中1100余人是文盲、半文盲,當地人告訴記者不少村民打小沒讀過書,有的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即便在發達省份,文盲也并不鮮見。據浙江省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該省文盲率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在杭州市江干區四季青街道,文盲總人數就達1300人,當地社區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中小企業眾多,當地產業結構相對低端,這里有不少低文化水平的農民工。
掃盲正當時,“硬骨頭”撞上“攔路虎”
千萬級文盲人口徹底脫盲,猶如一塊“硬骨頭”。掃盲正進入“攻堅期”,需警惕“攔路虎”。
——標準27年未調,識字就算脫盲?1988年2月,《掃除文盲工作條例》中規定個人脫盲標準:“農村居民能識讀1500個漢字,城鎮居民2000個漢字”,然而記者了解到,27年以來,這一標準一直原地踏步,未作修改。
不少基層人士指出,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和城鎮化的加速,這樣單純的識字掃盲遠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要求。“在互聯網時代,文盲的內涵不能僅僅只是不識字的,比如對社會規則不了解、不會使用現代信息工具等,這才是應該關注的新時代文盲。”湖北省荊門市一公辦小學語文教師陳燕說。
——資源不足,正規掃盲只限少數人?根據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掃盲教育專任教師僅為1.08萬人,連續第三年減少,參加掃盲學習人數僅為45.55萬人,相比總基數,只占很小的比重,特別在偏遠農村,正規掃盲班難以見到。
“這里大部分文盲群體要么發放教材自學,要么年齡太大,不再做掃盲要求。”安徽省岳西縣來榜鎮楓樹村第一書記汪云峰告訴記者,目前村中150余名文盲學習文化主要通過“看電視”。
經費資金亦是掃盲中面臨的一個制約問題,記者調研安徽、貴州等多地,基層工作人員表示已經多年沒有掃盲專項資金撥付了,掃盲也常常因此停滯。
——流于形式,脫盲只為掙錢領證?記者了解到,在不少地方,如今仍有針對文盲率的考核,這一方面敦促基層單位重視掃盲工作,但另一方面也易帶來掃盲的“變味”。采訪中,基層透露為了應付上面的檢查,在掃盲驗收時,甚至有代考等弄虛作假的行為。
更多的情況是,福利成為調動民眾參與掃盲班積極性的唯一“良藥”。杭州市江干區一社區干事告訴記者,來參加掃盲班學習的人每天可拿到30元補貼,最后考試通過了還會有200元的獎勵,“十天的課程能掙到500元!但會不會復盲,倒很難說”。
掃盲“再出發”,從識字走向識技能文化
全國性、大規模的掃盲運動的確漸行漸遠,但掃盲工作遠沒有落下休止符。相關專家認為,新時代的掃盲要變“漫灌式”為“滴灌式”,與時俱進,提高“精準度”。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楊建華告訴記者,下一步掃盲“再出發”更是為了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質量,而不是去滿足一個數字上的提升。
——“升級”掃盲概念,從“掃文字盲”走向“掃文化盲”。專家建議,新時期的掃盲,不能單純地滿足于從不識字到認識字,而是要使其更好地理解社會、掌握現代社會生活的知識和技能。
2011年,教育部印發《掃盲教育課程設置及教學材料編寫指導綱要》,也已要求各地掃盲課程把讀寫算知識學習與成人基本生活技能、職業技能培訓、保健衛生、法律知識及權益保障等結合。
——整合教育資源,“巧勁兒”掃盲。專家建議應有機整合掃盲教育教學資源,在具有中小學的地方,充分利用學校資源,開展掃盲工作,在九年義務制學校的基礎上增設牌子,創建掃盲學校,在農村利用夜晚或農閑的時候對老百姓進行識字和技術培訓,同時也在田間地頭實施技術指導。
楊建華認為可通過分散與相對集中、一對一輔導與就近辦班、傳統與現代手段相結合等多種多樣方式,送教送考上門,靈活、便捷地開展掃盲教育。并可開發掃盲教育電視教學片、手機app,方便文盲學院自學。
——針對不同人群,精準掃盲。專家建議脫盲標準應與掃盲對象對應掛鉤,對于不同人群,相關工作應該有不同的側重點。比如,老年人以識字和現代基本生活技能為重點,農村青壯年則應在掃盲教育中加入農業技術培訓等專業內容。
目前,一些地方針對出國勞務人群的“外語掃盲”,針對進城務工農民的“城市生活能力掃盲”都已經開展多年,專家認為這樣的精準掃盲值得推廣,并亟待細分和常態化。“掃盲不是拿證就結束了,要讓老百姓感受到脫盲對自身生活的改變,同時還需注重回訪,形成長效學習機制。”楊建華說。(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掃盲 掃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