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90萬藏羌兒女同享美好生活

四川阿壩州政協組織助力扶貧攻堅紀實

2015年09月08日 08:42 | 作者:韓冬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川西高原的8月,天高云淡。

  8月24日至27日,記者參加四川省政協組織的中央和省級部分主流媒體走基層聯合采訪活動,走進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感受90萬藏羌兒女共建幸福美麗新家園的豪邁,探訪阿壩州政協組織及委員協力助推扶貧攻堅的實效,真實記錄藏區廣大農牧民群眾如今的美好新生活。

  山區扶貧

  一靠聚人氣二靠軟實力

  “高半山區的扶貧,一定要因地制宜找準路子。”汶川縣政協主席郭銘告訴記者,自2012年9月按照縣委的掛聯安排兼任雁門鄉黨委第一書記以來,他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讓高、遠、散的村社擺脫過去“單打獨斗”的傳統生產方式,選好產業、調整結構,整合資源、聚起人氣。在他看來,只有聚起人氣,才能給高山上的百姓帶來滾滾“財氣”。

  于是,經過實地考察和分析論證,郭銘把高半山區扶貧的重點放在了大力發展特色水果種植上。在縣政協的積極幫扶下,雁門鄉建起了總面積1500畝的岷江干旱河谷特色水果種植基地,輻射月里、索橋、白水3個村700余戶2800多人。據基地負責人現場介紹,該項目將為農戶年均增收近1.5萬元。

  采訪時,村民余大洪正在盤算把自家門前的院壩平整平整,建個停車場?,F在上山的水泥路鋪通了,家家戶戶田間地頭的櫻桃、梨棗、脆李都掛果了,跑山雞、藏香豬也養上了。從去年開始就有成都、重慶等地的游客自駕車前來體驗田園生活,看著左鄰右舍大把大把地“賺票子”,他準備把自家的小樓收拾收拾,明年也開個高山農家樂。

  較之汶川縣政協高半山區精準扶貧所用的“高招”,同樣地處干旱河谷地區的理縣,政協主席葛永蘭的扶貧思路則是通過軟實力的提升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村民林長富告訴記者,1個多月前,縣政協來村里組織了20天的鄉村旅游技能培訓,教大家禮儀、如何整理房間、如何烹飪家常菜肴……“實用著咧!”

  葛永蘭介紹說,年前縣政協還牽頭組織縣級機關婦代小組成員走村入戶,同甲米村的34戶貧困戶認親結對開展“一對一”幫扶,督促、指導農戶搞好房前屋后的環境衛生,進行法制宣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講。

  “為了鞏固扶貧成果,把鄉村旅游這張牌打響,縣政協正在積極幫助我們挖掘嘉絨藏族的歷史文化。”甲米村村支書茍偉說。

  牧區幫困

  既要想法子還要找路子

  平均海拔3300米以上的阿壩縣,地處川、甘、青三省接合部。作為傳統的牧區縣,這里不僅坐擁萬畝草場,而且還建起了規模宏大的高原生態農業產業示范園和中藥材種植基地。

  盡管已是8月下旬,阿壩縣麥昆鄉沃朗村的幾百畝油菜依舊燦爛金黃,站在田間地頭,阿壩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韓德龍談起縣政協積極推動生態農業發展幫助群眾脫貧致富,特別感慨:“當初調研并確定立足本土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特色農業時,政協先后提交了40多件提案或建議。”韓德龍介紹說,這對于阿壩縣確定“突破一點、示范一片、帶動全局”的生態農業發展戰略,推動“政府主導,部門牽頭,業主引領,農戶參與”的發展模式,都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阿壩縣政協主席嚴扎甲看來,整合全縣農業產業資源及財政支農資金,調整傳統種植業結構,重點扶持農業產業示范園、種植基地、新產品試驗示范基地、農產品品牌建設及加工企業,這就是牧區群眾脫貧致富的好法子。經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5家農業龍頭企業先后進駐阿壩縣?,F在,出自該縣的豌豆尖、萵筍擺上了北京和臺北的餐桌,瑪咖等道地中藥材名聲在外。

  與阿壩縣相鄰的壤塘縣,同樣地處草地深處。在扶貧工作上,他們將目標鎖定在“扶貧解困明顯推進、鄉村面貌明顯變化、干部作風明顯轉變、基層組織明顯加強”幾個方面。

  盡管由于時間關系未能身臨其境,但壤塘縣政協副主席謝青對于定點幫扶的扶崗木達鄉達日村的變化如數家珍:

  “這幾年,縣政協爭取資金300萬元,為村里修了橋;爭取資金60萬元,為村里修了路;爭取資金20萬元,為7戶貧困牧民進行了危房改造……”

  談起自己的扶貧體會,謝青告訴記者,堅定自立觀念是做好幫扶工作的基礎。貧困群眾自身的努力,是改變貧窮落實面貌的決定性因素,畢竟路在人走,事在人為,業在人創。達日村過去的13戶貧困戶如今建起了蔬菜大棚,貸款買車跑起了長途運輸,承包山間林地搞起了養殖,這些都讓他倍感欣慰。

編輯:薛鑫

關鍵詞:四川阿壩州政協 扶貧攻堅 藏羌兒女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日本综合另类欧美日韩 | 天堂在线天堂在线视频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三级 | 亚洲成AV大片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