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星光專項基金”夭折做慈善不能一味求快
據新京報報道,至少73個被腦癱折磨得精疲力竭的家庭還在眼巴巴等著“星光專項基金”伸出援手,但這個基金會早在兩年前就已夭亡。這項專項基金在2011年發起的時候,民政部官員到場支持,央視《星光大道》節目頻頻倡議,陳坤、李玉剛等明星義演募捐,熱鬧的開場與慘淡的收尾,也不禁讓人感慨。
這個基金會緣起于一群有愛心、有資源的人士基于對腦癱兒童救助的興趣,他們機緣巧合湊到一起,相當于以掛靠的名義在另一家基金會名下成立一個專項。
大家的熱心快速促成了專項基金的發起,但“快速”又埋下了隱患:一拍即合馬上開始宣傳,發起人團隊不成熟,缺乏充分的溝通和磨合,主事人選擇掛靠方式快速成立,甚至于為了加快撥款速度,掛靠單位又從發起時的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快速轉換到兒慈會。
愛心人士為了快速幫助到腦癱兒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快到了沒有厘清權利和責任,沒有建立起嚴謹的工作流程與財務制度,沒有制定可持續發展的籌款發展計劃就盲目發起,最終不到三年時間就變成了一攤爛泥:籌款不足、項目停滯、財務不清。發起人和工作人員又開始互相推諉,導致發起人、捐贈人和潛在的受助人一腔熱情都被潑了一瓢冷水。
同樣基于熱情,最終兒慈會接受了專項基金的掛靠。但在管理和監督上明顯缺乏足夠的人力和精力投入,導致沒有受到制衡的專項基金問題越積越多。雖然兒慈會及時停止了專項基金的運作,但是目前看來,本該停止運作時同步展開的收尾工作并未大力推進,導致一年以后問題被媒體曝光。
如今,“星光專項基金”的收尾工作還需重新推進,給所有人一個清楚地交代。而這個案例,也警示著愛心人士,如果缺乏對治理能力的重視,光憑一腔熱情和拍腦袋決策,好心很容易辦成壞事。
□姚遙(公益人士)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星光專項基金”夭折 慈善 專項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