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民營美術館:大時代的難題與困惑
銀行系、地產系、上市公司批量生產美術館的現(xiàn)象,隨著近期系列美術館建設的舉動再次引發(fā)關注。繼北京民生現(xiàn)代美術館、OCAT文獻與研究中心、銀川當代美術館相繼開館后,上海龍美術館又于近日宣布正在投建重慶館……在國內經濟下行、藝術品市場慘淡的形勢下,民營資本在美術館方面的投入?yún)s大有增長之勢。一方面,京滬廣深等大城市里的民營美術館開始呈現(xiàn)集團化、集群式發(fā)展勢頭;另一方面,頗具實力的民營美術館在中型城市不斷涌現(xiàn),其管理亦逐漸規(guī)模化、專業(yè)化。 而一些小型場館頻繁推出的各種活動似乎也有“焐熱”人群的跡象。這一來勢兇猛的發(fā)展勢頭,不禁令人驚呼:民營美術館的“大”時代到來了嗎?
民營美術館:大時代的難題與困惑
泡沫化、同質化顯露端倪
“大”體現(xiàn)在各個方面。北京民生現(xiàn)代美術館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占據(jù)國內民營美術館鰲頭;銀川當代美術館開館時買光了銀川市場上所有的透明電線,并從 北京調去了50個工人;OCAT在深圳館、西安館等運行多年后,將版圖擴大到北京……體量、數(shù)量、規(guī)模、投資,民營美術館的發(fā)展無不呈現(xiàn)出“大”之趨勢。
但“大”,亦有隱憂。實際上,這已是我國民營美術館建設史上的第三波熱潮。“我們極有可能正處于一個泡沫的高峰期。”北京元典美術館館長梁克剛認為,熱潮與發(fā)燒一樣,不可能持續(xù)太久。“開開停停的現(xiàn)象太常見了,大多數(shù)都是無疾而終,在前兩波熱潮中投建的民營美術館僅有幾家延續(xù)至今,就是最好的例證。”梁克 剛說,趕時髦或一擁而上都能造成泡沫化,美術館是內容產業(yè),重要的不是多大、多熱鬧,而是能夠持續(xù)多久、做多少事情,內容做不好必然會遭到淘汰。泡沫造成 的危害不僅是硬件浪費,還包括資源浪費,很多美術館花費數(shù)百萬元、上千萬元舉辦展覽,但僅做一次就結束了,完全沒有發(fā)揮藝術品的更大作用和價值。
民營美術館數(shù)量的集中爆發(fā),也帶來了內容的同質化。從目前來看,多數(shù)民營美術館的展覽大同小異,主要以籠統(tǒng)的當代藝術和傳統(tǒng)國畫為主,沒有特別鮮明的區(qū) 分。“同質化的根本原因是學術力量薄弱、不夠專業(yè),也不知如何去做。一個成熟的美術館必然要有長遠規(guī)劃和明確定位,能夠建立自己的獨特性和學術高度,并圍 繞高度釋放影響力。否則,只能永遠在別人的體系下相互殘殺,面臨被淘汰的危險。”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張子康說。
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前館長王純杰認為,民營美術館的發(fā)展尚有許多定位空間。僅以當代藝術而言,既可以地域性定位,如專門推廣本土藝術家、亞洲藝術家或國際 性藝術家;也可以媒介定位,如新媒體、攝影、雕塑等不同藝術類型;還可以藝術主題、藝術流派或美術史的斷代劃分等定位;甚至可以跨界跨學科,將科學與藝術 結合……“不同的定位和特色,能使美術館的發(fā)展出現(xiàn)多元和多姿多彩的新局面。隨著各美術館間的競爭和對觀眾的爭取,相信會有所調整,找到自身特點和優(yōu) 勢。”王純杰說。
館藏作品歸屬不清
近年來,民營美術館的非營利、公益性性質在理念上得到了普及,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不易完全實現(xiàn)。由于投資人在建館之初抱有不同目的,有希望用藝術助力商業(yè) 的,有希望為自身藏品建立專業(yè)展館并公開展示提升其文化價值的,也有希望利用美術館賺錢的……因此,美術館的公益屬性和個別美術館投資方的盈利要求遲早會 產生矛盾,如果這一矛盾不解決,勢必會影響美術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這其中,民營美術館藏品歸屬不清是近年來顯現(xiàn)的新問題。按照我國的相關法規(guī),在民政部注冊的非營利性美術館,無論其出資方是誰都必須接受社會監(jiān)督,美術館 在運營過程中所產生的盈利和收藏都屬于公共財富,并不屬于美術館出資人。但實際情況是,多數(shù)民營美術館沒有固定的收藏經費,藏品歸屬亦不十分明確。在張子 康看來,公私藏品劃分不清不僅給美術館,也給捐贈人造成了危害。一些藝術家將自己的作品捐贈給民營美術館后,并不清楚這些作品的具體歸屬。如果捐贈時沒有 明確注明這些作品隸屬于美術館,那么它們就極有可能最終流向企業(yè)或個人,進而變成商品,這是具有欺騙性的,會給藝術家與美術館留下潛在矛盾,不能實現(xiàn)美術館的真正價值。“以美術館的名義將藝術品商業(yè)化是一種非常短線的效應,這種短視造成了整個藝術品市場的混亂。它會給公眾帶來困惑,使他們在購買藝術品時分 不清什么是商業(yè)性藝術,什么是真正值得收藏的藝術,這也是造成藝術品貶值、藝術品市場泡沫的一個因素,會給藝術的發(fā)展帶來很大問題。”張子康說。
梁克剛也表示,雖然有些民營美術館的名聲很大,卻名不副實,操作極不規(guī)范,甚至堪稱“耍雞賊”。“他們通過建立美術館大量宣傳自己的私人藏品,卻又不將這 些藏品劃歸或捐贈給美術館所有,甚至不主動建立美術館的收藏,僅是以美術館之名圈地、蓋房、要政策,這是典型的‘掛羊頭賣狗肉’,以公益之名行私利之 實。”梁克剛說。
在藏品管理、藏品分離方面,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的做法值得業(yè)內借鑒。“喜馬拉雅美術館建館以來,館藏每件作品都與藝術家或捐贈者簽訂書面合約,明確是永久 收藏,只能用作展覽、研究、宣傳方面。館藏作品出庫有嚴格程序及多方簽字,并需要核實出庫作品的使用目的。”王純杰說。
“兩會”制度形同虛設
其實對于普通觀眾說,美術館藏品的多寡或許并不是其關注重點,一個好的展覽或內容豐富的公共教育活動可能會給其帶來更多美的享受。“美術館發(fā)展歷程的第一階段是以優(yōu)秀作品陳列為主的美術館,第二階段是推出新的藝術流派和藝術家的精英化美術館,第三階段是產生重視藝術教育推廣、為社會大眾服務的美術館。”王 純杰說,藏品多少在當代美術館中不是突出的問題,如東京的森美術館、紐約的新美術館等都是以不同主題的展覽項目為主,并沒有大量藏品。
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展覽研究部主任陳繪也認為,藏品數(shù)量、公共教育活動更像是美術館評價體系中的“普遍框架形式”,可以作為一種衡量標準,但非唯一標準。“如果民營美術館的藏品的確很少,更像展覽館,那它就應該暫時發(fā)揮展覽館的功能。這就好比我們在路邊一間便民的口味小店吃飯,不能要求它提供米其林 標準餐廳的服務一樣。”陳繪說。
作為城市公共文化建設的標志、公眾藝術教育推廣的平合,美術館必然要符合其公共性、專業(yè)性的發(fā)展要求。如何保證美術館的品質和專業(yè)性?學術委員會和理事會 制度的建立非常關鍵。據(jù)了解,我國絕大多數(shù)民營美術館都設立了理事會和學術委員會制度,但其成員結構卻非常單一,甚至全部為館內人員,這無異于形同虛設。 “學術委員會的專家首先要和美術館的學術定位相一致,其次要有一定高度和廣泛性,他們的綜合實力決定了美術館的展覽質量和未來的發(fā)展空間。同樣,理事會的 社會化程度越高,其涉及的人群越廣,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越強。”張子康說。
王純杰同樣認為,民營美術館要想獲得政府和社會的信任與資助,其管理必須專業(yè)和規(guī)范,必須建立具有社會公信力的理事會制度。“要想有公信力,理事會成員需 要有社會人士和藝術界人士較大比例的參與,理事會規(guī)則和運作也不同于一般私人企業(yè),必須規(guī)范化,執(zhí)行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民主制,接受大量公共資源的民營美術館 理事會還應設有相關支持機構的列席位(無投票權)。理事會、藝術委員會、美術館執(zhí)行團隊三方權責分明,各行其職,互相尊重,才能避免金錢主導文化,才能可 持續(xù)性健康發(fā)展。”王純杰說。
以美術館之名行畫廊之實
造血之難、融資之困一直是困擾民營美術館多年的難題。由于美術館每年龐大的展覽及運營費用,單一企業(yè)或個人支持的民營美術館,在企業(yè)或個人的經濟發(fā)生下滑的情況下,往往會出現(xiàn)經費不穩(wěn)定。“同額免稅”以及基金會制度的缺失,注定了民營美術館的先天不足,而我國在非營利組織稅收法律體系方面的落后,又注定了 民營美術館的社會性遠遠不夠。無論是靠自身造血或是靠單一的資本支撐,都讓后天不給力的民營非營利美術館每走一步都步履維艱。如何建立良性循環(huán)的文化產業(yè) 鏈條?從北京今日美術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等民營機構的現(xiàn)實來看,門票、原創(chuàng)設計品、藝術衍生品、餐飲、圖書、場租等都是美術館的資金來源,但仍難以滿 足其全部的運營所需。
“民營美術館在中國太難了,我們是民營企業(yè),就會有資金充足和資金不充足的時候。民營美術館需要一個持續(xù)的支持,如果靠的只有一家企業(yè),自然有很多弊病, 不像國外有政府、企業(yè)、藏家、基金會等多方面的支持。”南京四方當代美術館館長陸尋說。正是由于美術館要依托某個經濟體運營,于是就很容易成為某個經濟體 的背書單位,以致用美術館來包裝地產、包裝文化公司甚至做畫廊偽裝的狀況層出不窮。例如在南京,大量所謂民營館其實是以銷量字畫為營生的畫廊;在重慶,近 20家所謂民營館中真正具備美術館概念、堅持做展覽與活動的不超過5家……這也使得民營美術館和畫廊、藝術空間、文化中心等概念常常被混為一談。
另一潛規(guī)則是,許多民營美術館為了保證運營,會在美術館的基礎上再注冊一家可以盈利的文化公司,以管理和買賣其藝術品、藝術衍生品,并像正常商業(yè)公司一樣納稅。這實質上充當了畫廊的角色。“美術館的公益性質與畫廊的私人盈利性質是不能混淆的,需要嚴格規(guī)范。以美術館名義做畫廊,利益主導嚴重損害了美術館的 質量和學術地位。同樣披著美術館外衣的畫廊也破壞了藝術市場的公平競爭。美術館購買的作品和藝術家捐贈給美術館的作品都是公共財產,與企業(yè)或企業(yè)家私人收藏有嚴格區(qū)分。” 王純杰說。
在我國的民營美術館仍處于發(fā)展初級階段的今天,轟轟烈烈的美術館建設大潮固然可喜,但如何持續(xù)運營,堅持10年、20年甚至上百年,是擺在這些美術館投資人和相關行業(yè)管理者面前的巨大考驗。(嚴長元 高素娜)
編輯:陳佳
關鍵詞:民營美術館 難題 困惑 銀行系 地產系 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