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景區票價:你罵你的,我漲我的?
隨著景區票價“三年禁漲”進入解禁周期,全國不少4A級以上景區先后宣布漲價或即將漲價,在勝利日小長假節點上,這引發廣泛關注。而日前,學者周天勇的一則微博也引發輿論共鳴,他直言景區漲價將重創中國旅游業:“若景區普遍漲價,則國內游還不如國外游劃算,國外游人數增多將為國外拉動消費需求。(因旅游購物消費帶來的)出入境(貿易逆)差越來越大,有關方面是該管管了”。
毋庸諱言,景區漲價已然進入社會話題倦怠期:盡管屢遭詬病,但它似乎進入了無解境地。就在前些天,中國旅游景區協會還號召5A、4A級景區帶頭不漲價,國家旅游局方面也表示,不贊成景區票價上漲過高過快。可這仍難阻止部分景區以“運營成本增加”為由漲價。
應看到,近年來,國家已采取了多項跟旅游業相關的措施,無論是去年9月國務院建立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還是國辦前不久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倡導“2.5天假期”,都是著眼于刺激國內旅游消費,這也是“落子”在拉動內需棋盤中一步重要的棋。在此背景下,景區門票無序漲價,也會構成激活國內旅游市場的現實掣肘。
畢竟,眼下國內不少景區門票價格已處在高位,若置于橫向觀照視野下,有些景區票價比國內很多知名景區高出一大截。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出境游客在1.2億人次左右。這巨大體量背后,不乏國內游“游不起”的助攻。
為了規范景區門票無序漲價問題,有關方面祭出了不少法子,如《景區門票價格管理辦法》明確了景區票價定價原則、漲幅、頻次等,且要召開聽證會、實施公示等;自2007年國家發改委規定“三年不漲價”;今年3月國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全國旅游價格信得過景區”。但設禁漲年限之類的行政手段,不如理順各方職責,相關部門在遵循市場規律的前提下,盡到應盡的監管之責。
而就眼下看,拿景區門票價格監管而言,當下存在的一個嚴重痼疾就是監管系統“內部脫節”:表面上看,景區票價歸物價部門管,但景區票價也牽扯景區品質、建設規模、性價比及長遠規劃等,這歸口旅游等部門管。因而景區門票科學定價,還需這些部門協調動作。但揆諸當下,價格監管往往是物價部門的“獨角戲”,掌握票價監審權的物價部門對景區建設內涵缺少深度理解,這也導致景區票價跟具體建設、運營長期以來的某種脫節。
要破除這一積弊,亟須提升景區門票價格監管部門級別,由各級各地旅游聯席會議領導機構出面,召集價格、旅游、發改委等部門,對景區投資來源、收益負債、游客規模、盈利分成等運營情況的公開狀況進行督促、監管,明確虛報運營成本的具體追責辦法,并從社會效益、運營成本等方面,對景區門票調價申請進行必要性、合理性審查,而后再交由物價部門依法核定。
景區無序漲價,從長遠看就是對中國旅游市場的挫傷。而要約束門票漲價,就應突破景區票價監管上的部門間“壁壘”,實現多個部門間的責任銜接,對當下定價機制糾偏,從而給景區調價接上“規范化”的接口。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景區票價 漲價 “三年禁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