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北京中小學課表“變臉” 部分低年級不打鈴

2015年09月06日 15:16 | 來源:法制晚報
分享到: 

  小學課時“長短結合” 部分低年級不打鈴 中學學科“跨界融合” 語文史地搭上實踐

  明天開學 

  明天開始,北京中小學的新學期將正式“起航”。今年7月,市教委出臺了《北京市實施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課程計劃(修訂)》(以下簡稱課程計劃),根據該計劃,新學期各中小學都根據自身特點制定了有特色的課程方案。

  小學長短課、大小課“交錯”進行,部分低年級取消統一下課鈴聲;書法、閱讀、折紙等傳統文化元素,成為不少學校的校本課程;綜合實踐課實現多學科“聯動”、知識點共融……《法制晚報》記者日前走訪發現,9月開學后,本市各中小學的“課程表”都將悄然發生變化。

  變化一

  小課最短20分鐘

  低年級不打下課鈴

  根據課程計劃要求,本學期鼓勵學校在周總學時不超過相應年級規定的前提下,根據學科、課型等積極開展長短課、大小課相結合的課程實驗。這意味著,以前每節為40或45分鐘的固定課時將被打破。

  “新學期我們課時上顯著的變化,就是出現了20分鐘、30分鐘、40分鐘以及60分鐘長短不同的課。”景泰小學副校長劉松梅告訴記者,學校的校本課程例如“快樂英語人人唱”、“經典名篇人人讀”等是20分鐘一節,這學期新增的籃球課是30分鐘一節,此外還有60分鐘一節的職業體驗課等。

  新學期,清華附小在課程改革上也有大動作。據清華附小副校長王玲湘介紹,開學后一年級和二年級的16個班級將實行“包圓制”,所有課程均由兩位班主任“一手包辦”。這兩位班級“大總管”分別是語文老師和數學老師,他們同時承擔除藝術、體育、英語外的所有學科教學,并互為助教。

  沒有了不同科目的任課老師,清華附小一、二年級的課程全部用“模塊時間”來代替。兩個班主任在總學時中擁有整體設計及運用的自主權,他們可以就課程的進展靈活安排教學的長度、主題教學科目等。施行模塊時間后,老師們的下課時間不用再一起“踩點”下課鈴,一、二年級將不再統一打下課鈴。

  相較小學里更為靈活的大小課,不少中學老師表示,受知識體系影響,中學里短課、小課比例較少,大課相對更多。以57中為例,其在除畢業年級開設的閱讀課為80分鐘,需要學生在圖書館上課;27中周五下午的綜合實踐課,則多為2-3小時一節。

  變化二

  插畫、折紙進課堂

  入學先讀《弟子規》

  課程計劃中強調了中小學要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據了解,本市正組織專家力量,研制開發北京市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材,覆蓋十二年基礎教育。以27中為例,其今年新增了書法、閱讀等校本課程;此外,匯文第一小學則開設了插畫、園林藝術、折紙等帶有傳統元素的課程。

  從本學期開始,本市各中小學都有豐富課程內容的舉措。如景泰小學將自主研發的校本課程“數獨游戲人人做”、“精彩故事人人聽”等全部納入課表;此外,還新增籃球課、健美操課、職業體驗課以及“腦洞大開”的創意構建課。57中的校本課程達100多門,熱門選修課有40多門,涉及藝術、科技、體育等各個領域。

  親子讀、校園讀、閃讀、角色代入讀……開學伊始,剛剛邁入史家教育集團的一年級新生就在書的海洋中暢游了。“從本學年開始,我們將為全體新生全面開設‘小書蟲’課程。”史家教育集團一年級校區執行校長喬紅說。

  據喬紅介紹,該課程通過“五個一”即一日生活、一周啟蒙、一月陪伴、一季悅讀、一年養正,節節推動一年級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入學第一年,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在《弟子規》、《三字經》、原創韻化兒歌、媽媽讀書會、新年誦讀會等多樣的閱讀體驗中收獲成長。”

  變化三

  大課兩節連著上

  實踐課融合多學科

  據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課程計劃的核心變化之一,就是更加關注學生學習體驗、動手實踐及創新意識的培養。為了讓學生動起來,部分學科拿出10%的學時用于開設學科實踐活動,共計453學時。此次修訂強調加強學科間的聯系與整合,鼓勵學校開設圍繞主題的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各中小學在多學科“跨界聯動”上各有特點。新學期開學后,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學將每周五下午變成為固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時間約3小時。據該校副校長白可介紹,初一、初二年級的綜合實踐課會安排學生外出參觀,或者在校進行研究性學習,“比如有些學科要走進博物館,要去科技館等場館進行。”

  草橋小學在新學期研制出集語文、科學等多個科目為一體的“大課”,上課的老師也由過去的一位變為四五位。據草橋小學校長林艷玲介紹,新學期學校擬將信息技術、綜合實踐和語文、科學等科目進行整合,采用兩節課連著上的大課時方式,按照需要進行上課。

  東直門中學則利用其博物館課程項目,將歷史、地理、語文等多學科融合,例如前往周口店、抗戰紀念館、焦莊戶等地進行綜合實踐課程。東直門中學校長薛麗霞表示,該校每年10月還會組織學生前往古都西安進行文化探秘,“這些課程不是走馬觀花,我們專門制作了多學科學習手冊,學生要帶著探究出門、帶著知識回來。”

  新學期其他變化

1 專題教育課程瘦身

  在課程計劃中,專題教育綜合課程的實施與以往也有三方面的不同。

  以往的專題教育包括毒品預防、預防艾滋病、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安全和自救互救教育、健康教育、禮儀教育等專題,而且在不斷地做加法,內容龐雜,各專題之間、專題與國家課程之間重復交叉多。

  此次調整減少了三分之一的內容,縫補了割裂的內容,將上述原來分設的專題整合為專題教育綜合課程。同時,新教材也與內容減負相配套,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編寫了《中小學專題綜合教材》,將原來的幾十冊教材壓縮為現在的8冊,其中小學一至五年級各1冊,初中七、八年級各1冊,高中一年級1冊。

2 外語課時出現縮水

  此次課程計劃調整中,義務教育階段的國家課程學時設置有部分調整:品德與生活在一、二年級的學時由2學時調整為1-2學時;歷史由過去的七、八年級延伸到九年級,其中八年級學時由過去的2學時改為1-2學時。

  生物在不增加周學時的情況下,可延伸到九年級每周開設1學時;語文一、二年級由過去的8學時調整為6-8學時;數學一、二年級由過去的4學時調整為3-4學時,六年級由5學時調整為4-5學時。

  外語一、二年級由過去的2-3學時調整為2學時,三-六年級由3學時調整為2-3學時;體育一、二年級由過去的3-4學時調整為4學時。

3 低年級無課外作業

  課程計劃要求,低年級學生的作業需要在課內完成,要求教師在分配教學時間時,要預留作業時間。同時教師要對作業進行設計,要為學生設計適合的、個性化的作業。其他年級的書面作業“一周布置一次”。這種一周一次的書面作業應該是體現綜合性、研究性、創造性的“大作業”,教師應全批全改。

  對于實踐類課程的作業,鼓勵小學各年級布置跨學科、跨年級的綜合類、探究類作業。

  解讀

  課程計劃實施

  更考驗教師“功力”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解釋稱,此次課程設置的變化首先將促進觀念的轉變,更加關注學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有利于促進課程管理者、建設者和執行者對課程整體育人價值的認識。可以預見,隨著課程計劃在新學期的落地,會給本市中小學教育教學帶來巨變,尤其是教學方面更加考驗教師“功力”。

  “最重要的變化,將體現在教學方式這一核心。”上述負責人介紹,此次課程計劃的實施,在課程內容的設置、課時的長短結合、跨學科的實踐活動、開放科學實驗等方面,給予老師們更寬闊的改革與實踐平臺,不僅提高了老師們參與改革的積極性,更在教學方式改革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時,在課程計劃實施中,基于問題的、實踐的、開放的、探究學習活動,將有效地推動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記者 趙穎彥)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中小學課表變臉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网站深夜免费AV |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日韩成人动漫 | 中文字字幕在线精品乱码精品 | 尤物国产在线精品三区蜜芽 |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