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戰爭硝煙戰爭硝煙

抗戰揭秘:對日寇的最后一仗

2015年09月01日 16:47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左上:1942年參加新四軍的的袁俊;左下:1947年夫人任俊留影;

左上:1942年參加新四軍的的袁俊;左下:1947年夫人任俊留影;

1953年,袁俊(后排左一)與夫人任俊(前排右一)、兒子在江蘇啟東老家與外婆、父母及弟弟、妹妹們留影。

1953年,袁俊(后排左一)與夫人任俊(前排右一)、兒子在江蘇啟東老家與外婆、父母及弟弟、妹妹們留影。

 

  “新四軍和老百姓,咱們是一家人。血肉緊相連,魚水不能分。萬眾一心團結緊,把東洋鬼子全殺盡!”……1940年,出生蘇中、年僅16歲的公公袁俊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次年參加了陳毅領導下的新四軍,任新四軍一師三旅七團六連指導員,對日、偽頑軍展開了黃橋決戰、強攻車橋、進軍天目山、高郵攻堅戰等一系列浴血戰斗,身受槍傷,九死一生,但志比鋼堅。

  翻閱《袁俊將軍文集》中公公記述的《進軍天目山》、《對日寇的最后一仗》、《揚帆飛渡破敵陣》、《拂曉的攻擊——憶田花園戰斗》、《難忘的沂蒙鄉親》、《英雄部隊功勛永恒》等數十篇描寫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激烈戰斗經歷的紀實文章,禁不住熱淚奪眶,扼腕唏噓今日之和平幸福生活是多么地來之不易!它是用多少個先軀英烈的鮮血、生命澆鑄而成的啊!

  1944年底,抗日的烽火以其更加猛烈的氣勢在神州大地燃燒著。日本侵略軍在人民戰爭無邊的火陣里被燒得焦頭爛額,正進行著垂死掙扎。黨中央決定成立以粟裕為司令員、譚震林為政委的蘇浙軍區。公公所在的新四軍一師三旅七團隨之改番號為蘇浙軍區第三縱隊第七支隊。整編后不久,夜渡長江天險后的第七支隊即冒著侵人肌骨的凜冽寒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至蘇、浙、皖交界的廣德以南地區,建立前進陣地,打開南下天目山的通路。在一次解放孝豐縣城的激烈戰斗中,第七支隊以一個團的兵力打擊五倍于我的日偽頑軍五個團的兵力。在其他縱隊的配合下,經過五天的殊死戰斗,終于把敵人打垮,殲敵1700余人,解放了孝豐縣城,控制了天目山北部地區。

  “天上飄著雪花,地上灑滿了鮮血。同志們用自已的熱血和生命保衛陣地。四連指導員汪德恕是一位機智勇敢的指揮員,他和連長緊密配合,指揮部隊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后來,當敵人又集中兵力沖向山頭時,汪德恕忽地跳出陣地,高聲喊道:‘共產黨員跟我來,沖啊!’這時候,一顆子彈從他口中穿過去,牙齒打掉了,滿口是鮮血。他忍著劇痛,仍然帶著戰士們沖鋒,把敵人又打了下去……”“在3月7日的另一次842高地阻擊戰斗中,八連指戰員個個精神飽滿,斗志昂揚,頑強阻擊,連續打退了敵人六次進攻。上陣地時全連干部戰士83名,最后只剩下連長、副指導員、一個副排長和幾名戰士。三排副排長季少青率領七班在掩護主力搶占主峰的后山戰斗中,英勇奮戰,頑強抗擊了一個多連敵人的三次猛攻,在身負重傷、戰至最后一人的情況下,沖入敵群,拉響手榴彈壯烈犧牲。”在《進軍天目山》一文中,公公泣血追述著他和戰友們英勇頑強的生死戰斗經歷。

  戰斗是慘烈的,生活卻是極其艱苦的!公公寫道,部隊的糧食極端困難,有些單位甚至經常斷炊,有時候只能靠竹筍、野菜充饑。干部戰士不少人由于缺乏營養患了夜盲癥。為了解決給養等問題,剛從連指導員調到團政治處當民運股長不久的公公,又被團政委彭德清、政治處主任蔣新生委派到可能會成為重要戰場的孝豐北區當區長。公公僅帶領兩名干事和配屬的分隊,一方面向新區的老百姓宣傳我黨我軍的政策,揭露敵人殘害百姓的罪惡,一方面發動群眾,動員組織民夫、搞糧食、弄槍支彈藥。一天,有個衣服破爛的老鄉跑來說過去國民黨區政府有幾十支槍不知藏到哪里去了?公公便組織人順騰摸瓜,多次做深入細致地工作,終于在深山里一個很隱蔽的小村子南邊的圍墻下面,挖出了20多支槍和3萬多發子彈,他帶人連夜送到前線。在縱隊司令部,公公見到了正在指揮戰斗的縱隊司令員陶勇。陶司令看到送來這么多的武器彈藥,高興地把桌子一拍:“好啊,你這個區長當得不錯嘛!正是需要武器彈藥的時候你們就來了,這下子,我們勝利就更有把握啦!”

  最扣人心弦的,是公公記述他所在的部隊于運河線上的重鎮——江蘇高郵對日寇進行的最后一仗——

  1945年12月19日深夜,朔風如刀,寒氣逼人。公公所在的連隊奉命沿運河大堤向南,對高郵城外圍土城負隅頑抗的6千余名日、偽頑軍發起攻擊。此時,距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已經3個多月,中國人民的八年抗戰已經徹底勝利了。

  “我軍曾多次通牒高郵日軍投降,他們置之不理。因為他們受蔣介石的鼓惑,降國不降共,還幫助國民黨軍隊攻打我軍。敵人不投降就消滅它!解放區軍民同仇敵愾,決心拔了這個釘子。”公公追憶,攻打高郵城,營長給予他們的攻擊路線,預示著七連將有一場惡仗要打。連長任貴云和公公都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督促戰士們加緊修工事,在所有被我占領的房子墻壁上掏槍眼,命令機槍上屋頂,防備鬼子反擊。天蒙蒙亮了,高郵城上突然炮聲響起,鬼子的兩門九二步兵炮,對七連一排陣地的河堤展開轟擊。一顆顆炮彈落在河堤上,掀起濃濃的煙霧,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落到湖里的炸彈都掀起一丈多高的水柱……部隊有了傷亡,處境變得困難。但不管情況如何的險惡,也必須堅決頂住,寸土不讓。個子高高瘦瘦的一排長派通訊員向連長和公公表示:“人在陣地在,決不后退一步!”與此同時,營長也命令炮兵用迫擊炮打鬼子的縱深。一排傷亡過半,排長并未求援。但紅小鬼出身的連長任貴云還是率領兩個班,趕至一排陣地與鬼子展開反復的廝殺。

  “我們七連是紅軍連隊,一向有‘小老虎’的美名。我們不但要頂住鬼子的出擊,還要反擊,還要活捉鬼子,就像1944年在如東耙齒凌、1945年10月在宜興的楊溪渡大敗日軍一樣。”公公記述,鬼子的攻擊,被我們頂住了,雙方用機槍、步槍對射。戰至下午2時許,突然間,鬼子又用機槍、擲彈筒和九二步兵炮對我陣地進行猛烈打擊,似乎又擺出向我沖鋒的架勢。我們連雖有傷亡,然而愈戰愈勇,沒有一個畏縮。許多戰士負了傷,卻沒有一個輕傷員肯下火線。排長和班長紛紛表示:“活捉鬼子,打出我們七連的威風!”七連和全團的其他兄弟連隊一樣,班長和戰斗骨干都是1944年冬下江南前的蘇中子弟,政治覺悟和戰斗素質相當的高,又參加過多次戰斗,對鬼子的這場出擊,毫不示弱。猛烈槍炮聲中,連長和公公在陣地上奔跑,組織部隊,命令大家準備反擊。殊料,鬼子用槍炮猛打一陣之后,開始向城里退卻。連長和公公看準了這一有利時機,躍出工事,命令部隊出擊。沒想到,敵人一槍擊中公公的大腿,血流如注。副指導員立即代替他指揮。公公沒有立即下火線,忍著錐心的疼痛繼續鼓勵戰友們向鬼子追擊,直抵高郵城下。沿途,鬼子們扔下的骯臟的太陽旗、軍帽、掛包、碗筷、破衣爛鞋遍地皆是,非常狼狽……逃竄入城后,鬼子緊閉城門,登城守備,再也沒敢打出擊,銳氣已被我軍徹底挫敗,成為甕中之鱉。

  數日后,高郵城的鬼子們在我軍的猛烈打擊下,舉手投降。而此刻,公公正躺在淮安城里縱隊后方醫院的病床上。戰友們告訴他,從高郵城押來的大批日軍戰俘,排著凌亂的隊伍,身披毛毯,耷拉著腦袋,去隴海鐵路集中,從連云港乘船回國。有的戰俘,竟用一雙新皮鞋向賣香煙的小販換一包香煙。聽到昔日窮兇極惡、武裝到牙齒的日本侵略者今日潦倒至此,公公蔑視地笑了。

  ……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迄今止,公公袁俊中將已仙逝十載有余,但他的音容宛在!他和他英勇無畏的戰友們為了驅逐倭寇、打敗欺壓勞苦大眾的一切反動勢力,拋頭顱,灑熱血,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無私無畏血染沙場的革命者精神,深深地感染、感動著他的兒孫們……

  (注:作者系民盟中央婦委會委員、人民政協報《新聞評論部》首席記者。)

  (完)

  附:袁俊將軍簡歷及照片

U3873P843DT20150901090338

 袁俊將軍是我市啟東人,1940年參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參加新四軍。


  曾任蘇中軍區連指導員,華中戰軍營員,華東野戰軍營長、團副參謀長,第三野戰軍團參謀長。參加了蘇中、魯南、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戰役。建國后,任副團長、才長。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團長、副師長兼師參謀長。回國后,任師長、軍長。1979年畢業于軍事學院。后任沈陽軍區副司令員、陸軍指揮學院院長、國防大學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十二、十三屆中央候補委員。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曾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三級解放勛章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勛榮譽章。

 

編輯:曾珂

關鍵詞:抗戰揭秘 對日寇的最后一仗 袁俊將軍文集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 最新日本aⅴ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在线观看激情不卡网站 | 五月丁香六月婷婷网线视频 | 亚洲人成77在线播 | 尹人香蕉综合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