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我家的抗戰——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我家的抗戰——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我家的抗戰:《抗戰呼聲》代代傳
2003年12月初,我和妻子女兒去看望岳父岳母。席間,談及瑞金市政協正在征集抗戰史料,我的岳父陳禮峰聽后高興地說:“在衣柜夾層里,我有本保存完好的《抗戰呼聲》歌本,它對抗日戰爭歷史研究很有價值。”午飯后,全家人興趣盎然地圍坐在飯桌旁,靜心地聆聽老人的細述。
岳父說,這本歌本出版發行時間為中華民國二十八年二月(1939年2月)初版,福建省閩侯縣縣立蒼霞小學發行,福州遠東書局印刷,定價為壹角。這本歌本用黑色標畫著五線譜,《抗戰呼聲》四字為紅色字體,32開,總頁數為32頁;目錄用鉛字油印,收集的歌曲則是用鋼板刻寫,歌詞中還有修改的錯別字;共收集了《保衛中華民族》、《新的中國》、《還我河山》、《軍民抗戰歌》等18首歌曲。這些抗戰歌曲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節奏感強、雄壯、激昂、高亢、嘹亮,給人勇敢、堅決、奮起的韻律,便于學唱和傳唱,更是充滿斗志和力量。
“起來!起來!全中國的人民,為了我們人民的自由和解放,快建立抗敵救亡的陣線,保衛中華民族,保衛世界和平!”《保衛中華民族》這首嘹亮的歌,喚醒全國人民不當亡國奴,奮起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
“敵人從哪里來,把他打回哪里去。四萬萬同胞,用我們的血肉和新的武器,抵抗到底,把侵略者趕出中國去,爭取最后的勝利。”《全面抗戰》這首旋律激昂的歌曲,發出了抗戰的強音,是凝聚中華民族力量的進行曲。
我問岳父,歌本中18首歌,你喜歡哪一首。他不假思索地告訴我,是《五月的鮮花》,隨即便吟唱起來:“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鮮花掩蓋著志士的鮮血……”
岳父對歌本中每首歌曲其內涵進行了簡要解讀。興奮之時,一邊哼著曲調,一邊用右手嫻熟地打著節拍。待老人家情緒平靜后,我再次問他,這歌本是誰送的。“是小學時的班主任送的。”他回答后開始回憶起了往事。
1939年秋季,岳父在福建省閩侯縣臚雷小學就讀一年級。那時,每當隆隆槍炮聲響起,學生們被嚇得躲在課桌下哇哇大哭。每每這個時候,他們的班主任就會像慈祥的父親一樣,按撫每一個學生。為了驅散籠罩在學生們頭上的戰爭陰霾,給學生們從小播下誓死不當亡國奴的民族氣節精神種子,這位班主任便從閩侯縣立蒼霞小學借來這本《抗戰呼聲》歌本,在課前課后教學生們唱抗日歌曲。
“起來吧,祖國四萬萬同胞們,抗戰的時候來到了”,“齊下決心把強盜們趕盡!”從此,教室內外都能聽到稚嫩童音唱出的《還我山河》、《抗戰進行曲》等激越、悲壯歌曲,嘹亮歌聲飄揚在學校上空,師生抗日救國的熱情高漲。期間,岳父成為學校里的文藝骨干,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演出小分隊,宣傳抗日救國。1945年抗戰勝利那年,岳父小學畢業,班主任便把這歌本送給了他。
岳父伴隨著抗戰歌聲成長,于1949年9月投筆從戎,成為華東軍政大學福建分校的一名學員。伴隨他走進軍營的還是那本形影不離的抗戰歌本。在黑板報和學習園地上,戰友們經常能看到他抄寫的抗戰歌曲,在訓練場上、聯歡晚會上等離不開他指揮戰友們學唱抗日歌曲的身影。1956年11月,在部隊服役7年的岳父,轉業到江西萍鄉礦務局,新余礦務局轉行當了一名貨車司機。隨后幾十年帶著這本歌本踏上了支援大西南、交通部華東區汽車運輸局建設等新的征途,輾轉大江南北。
2007年1月底,患病躺在醫院的岳父囑咐我和妻子說:“我走后,要把《抗戰呼聲》的歌本繼續妥善地保存下去,它伴隨了我一輩子。它見證了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鼓舞了多少中華英雄兒女保家衛國的雄心壯志,這個紅色基因必須接力地傳下去。”現在,我已遵照岳父遺囑,把這本紅色歌本妥善保存了下來,希望將來女兒能繼續把它珍藏下去。
(作者為江西省瑞金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主任)
編輯:曾珂
關鍵詞:我家的抗戰 抗戰歌曲 《抗戰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