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全國政協常委會議 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原標題:讓核心價值觀“潤物細無聲”———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綜述之二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立德樹人乃教育之根本。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決策部署,而要讓這24個字真正成為全民族共同的道德實踐和價值追求,國民教育責無旁貸。
8月26日至28日召開的全國政協常委會議上,如何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成為與會常委、委員熱議的話題。大家普遍認為,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價值觀逐漸形成的階段,他們的價值取向決定著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因此,必須以教育為切入點,讓核心價值觀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讓我們的青少年從小生活在民主、文明、和諧的校園內,熏染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氛圍中,培養起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品行。”這是臺盟中央在此次大會書面發言中的一段話,這也代表了常委、委員共同的心愿。
“青少年是一張白紙, 關鍵在于怎么畫”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劉慕仁常委說,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基礎教育抓起,而這也是與會不少常委、委員的共同觀點。
在劉慕仁看來,公平是社會價值取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而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教育不公平會影響人的一生”,他說,目前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基礎教育差距大,會嚴重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各級政府要承擔起教育公平的主要責任,大力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對此,謝克昌常委也有類似觀點,他認為,農村教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教育體系薄弱環節,當前需要縮小城鄉教育鴻溝,拓寬農村生源上升通道。
臺盟中央曾在全國多個省、直轄市的校園進行了一項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調研,參與調研的鄭建閩常委在會上說,臺盟中央開展的問卷調查顯示,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的學生達到91%。然而,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中學生價值觀的影響”,有64%的學生回答沒有影響或影響不大,“這些模糊認識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鄭建閩說。
“青少年是一張白紙,關鍵在于怎么畫”,王光謙常委說,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注重從日常活動和日常管理入手。陳群常委在會上說,他跟一些學生開過一次座談會,很多人不看報紙不看電視,交流信息的地方是校內網、微博、微信。陳群表示,“這些年輕人是非常有希望的一代,他們會主動獻血,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我們要對他們的新特點多一些了解,才能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從事大學教育多年的馬德秀委員說,當代青年學生面臨的社會競爭更激烈,價值選擇更多元,思想更趨務實。馬德秀認為,思想教育不僅僅是德育課老師和輔導員的責任,專業教師對學生“于無聲處”的教育非常重要,應該對廣大教師開展有針對性、系統性的社會實踐培訓。
會上,有不少委員呼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學校的校長、老師就是活教材,他們言行是否都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王康委員說,如果為人師表者不能做到知行合一,核心價值觀的理論教育效果就大打折扣。對此,民進中央建議把師德作為教師考核的首要標準,把養成教育能力作為必要內容,納入教師聘用、績效考核和獎懲中。
不要讓德育教育“兩張皮”
學校德育教育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但在倪邦文委員看來,“我們的德育課對學生思想素質和黨員干部的要求區別不大,往往流于枯燥空洞的說教。”他認為,大、中、小學德育教育存在著目標劃分不夠準確、內容安排不盡合理等問題,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
德育教育不重視知行合一,“兩張皮”現象嚴重,會上,多位與會者不約而同提出這樣的看法。倪邦文認為,要在德育教學目標上體現持續性和遞進性。比如小學德育課旨在幫助小學生樹立基本是非觀念,初步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中學德育課程則要逐步幫助形成法律意識、科學意識,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要促進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全面協調發展。“要克服德育教育‘假大空’,要接地氣”,李東福委員說,小學階段要以感性教育為主,中學到大學逐步轉向理性教育,
“‘好雨知時節’才能‘春風化雨’”,王新陸常委表示,學校的德育教育要讓學生便于操作便于行動,真正入腦入心。吳剛委員覺得,一些中小學校常常慣用“三板斧”:一講(教育宣講)二賽(知識競賽)三考(課程考試),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難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他認為,要找準“踐行”的關鍵點,就要抓好中小學生的社會實踐,還要推動更多中小學生參與學校教學和管理服務各環節,讓學生在實踐參與中不斷培育和增強民主、文明、平等、法治、敬業、誠信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陳杰委員認為,當前,高校大學生的宣傳教育工作往往是階段型、運動型、任務型的,實際效果不佳,她建議將學生組織打造成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平臺,將其自然融入學生組織各種活動。“我參與過的一項調查顯示,90%的大學生不喜歡上思想政治課”,討論中,劉正東說,這說明思想政治課的話語體系不容易被學生接受,他建議大學思想政治課改變以教材為主的全面灌輸方式,將大課堂灌輸轉為以小課堂為主的雙向互動。秦和委員認為,學校要注重在實踐中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和書本上,要創新教育模式,組織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和活動,并形成長效機制。“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應僅僅局限于學歷教育”,王康委員認為應將其融入整個教育體系,包括繼續教育、終身教育以及各種職業培訓等,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全體國民秉行的國民指南。
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
“我聽到一些教育工作者抱怨‘5+2=0’,即學校教育5天不如放假回家2天,說明我們的社會還要提供更多正能量。”會上,劉長銘常委如是說。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基礎教育的政協委員,劉長銘深感價值觀的形成需要多方引導、日積月累、潛移默化。他說,培育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工作要始于家庭、學校聯手、社會構建、全面推進。
在劉長銘看來,在社會上營造良好氛圍,就要充分發揮思想道德評價的導向作用。“在社會上樹立什么典型,弘揚什么風氣,就是評價”。思想道德評價要重在表彰先進,樹立榜樣,弘揚正氣。要在全社會樹立平凡而又偉大、質樸而又高尚、貼近生活實際和大眾情感的鮮活的模范人物,發揮榜樣作用,引導人們修身、修為、修性。吳剛常委認為,當前,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更多習慣于學校唱“獨角戲”,社會仍是教育體系中最薄弱的環節,一些社會機構和職能部門不愿主動協助學校承擔更多責任,而受認知水平、文化背景等影響,一些家庭更多關注學生成績,不愿把心思放到價值觀培養上。為此,吳剛建議找準學校、社會、家庭教育的結合點,如學校教育應突出日常行為規范和核心價值觀的全面培育,家庭教育應突出傳統美德和日常行為規范,社會教育應突出社會公德和法治精神等。民進中央也認為應該由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推進養成教育。民進中央還特別提出,學校社區要實現“互促共融”,加強學校社區共建,使社區成為養成教育的大課堂,讓學生參與精神文明建設和公益活動。
重視網絡、新媒體的引導作用,是會上眾多委員的共同建議。馬德秀委員說,新媒體以其多元、快速等特點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力量,很多學生是“思想在微博上,情緒在微信上”,要夯實新媒體特別是網絡陣地建設。民進中央認為,應該在網絡上培養民間意見領袖,引導網上新型知識分子,發揮公權力部門、領導干部和公眾人物垂范作用,帶動社會各界傳播正能量,踐行核心價值觀,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李讜常委建議進一步引導和凈化網絡宣傳,避免網絡成為放大社會黑暗面的平臺。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常委會議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國民教育 青少年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