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逼捐”和“挑刺”,受傷的是慈善

2015年08月19日 20:04 | 來源:解放日報
分享到: 

  日前,大批網友跑到馬云的微博留言,指責馬云“為什么不給天津捐款”,還用逼迫的語氣說道:“首富就應該捐1個億”,“你不捐款,我再也不淘寶了”。對于這些強迫捐款的留言,有人贊成,有人反對。爭議的焦點在于:慈善可以通過強迫手段來實現嗎?強迫之下的慈善,還能稱作慈善嗎?

  在天津港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后,不少演藝明星、企業家、慈善家紛紛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救援受災群眾,支持救援救治和善后工作。在這一背景下,作為“中國首富”的馬云,確實應該主動承擔更多社會責任,主動參與更多慈善捐贈,為其他企業家做好表率。企業家創造了財富,但歸根到底,這些財富是從社會、從消費者中來的。感恩社會、回報社會,這是企業家應有的道義擔當。另外,社會和群眾賦予企業家崇高的社會地位,讓他們享有身份和聲望,同時也期待他們在各方面都成為社會表率,熱心慈善、熱心公益事業。這是杰出企業家形象的應有之義。

  然而,期待企業家熱心公益,并不等于可以強迫他們捐款捐物。企業家參與慈善公益事業,應該遵循自覺自愿的原則。人們不應該通過道德綁架、慈善脅迫的方式,逼迫企業家做慈善。如果通過道德綁架或者言語恫嚇強迫馬云捐款,如有不從就要如何如何,這種做法本身就違背了真正的慈善精神。退一萬步說,即使馬云屈服于輿論壓力,真的捐款一億元,那也不是真正的慈善,而是輿論訛詐得逞。

  慈善公益基于崇高的責任感和美好道德。美德不能通過強迫、強制、威脅來實現。只有發自內心、自覺自愿的行為,才是值得稱道的美德。而另一方面,正因為美德發自內心,很難以一時表象來評估,對于做慈善的企業家,我們也不應無端揣測甚至質疑他們居心何在。遺憾的是,很多人恰恰走進了這個誤區。因熱心慈善公益知名的企業家陳光標,就在天津港火災爆炸事故之后,帶領員工趕赴現場,參與救援工作。陳光標由于身體不適入院治療,被醫生診斷為中度中毒。消息傳出,同樣引起了輿論的議論紛紛。有人認為,陳光標抓住機會,成功表演作秀了一回,擴大了知名度,提高了影響力。還有人不相信陳光標是真的中度中毒。他們質疑:那么多消防官兵、記者都長時間在現場工作,他們都沒有出現身體異常,為什么陳光標就中毒了呢?可能是去現場“碰瓷”的吧?

  把一個企業家參與公益救援質疑為“碰瓷”,這種“挑刺”無論如何都是不合適的。首先不能拿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開玩笑。專業的事情應該聽專業人士的,既然醫生診斷陳光標“中度中毒”,就沒道理無端質疑中毒的真假。其次,對于參與慈善公益事業的人,不應該濫發質疑內心動機的“誅心之論”。無論內心的動機如何,從行動上看,陳光標帶領20多個公司施工隊員,確實參與了現場救援工作。從結果上看,他們確實為救援工作貢獻了力量。這就已經足夠了,至于他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有沒有私心,倒不應該成為重點。

  馬云遭受的“逼捐”鬧劇,以及陳光標遭受的“碰瓷”指責,都反映出一些人沒有樹立起慈善公益的正確觀念,社會中缺乏健康理性的慈善公益文化。首先是企業、企業家群體的社會責任意識還待加強,慈善公益沒有成為一種普遍的行為,以致本該是普通的事屢屢成為輿論熱點。其次是一些民眾的心態也需調整。一旦發生災害事件,有些人就虎視眈眈,一個個盯著企業家們捐不捐款。捐了之后,又有人橫挑鼻子豎挑眼,要么嫌捐款太少,要么指責捐款者出風頭、演戲作秀。再者慈善公益的體制機制、法律規范也有待健全完善。近年來慈善公益領域出現很多亂象,嚴重損害了慈善機構的公信力,甚至連慈善公益都被輿論污名化、妖魔化。我國的慈善公益事業剛剛起步,特別需要良好的體制機制、法律規律、輿論氛圍和社會心態呵護。如果沒有這些因素共同營造的良好環境,真正的慈善公益事業將很難獲得健康發展。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逼捐 馬云 天津港 爆炸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免费 | 亚洲欧美天堂综合一区 | 最新国产在线不卡AV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视频 | 亚洲欧洲日产中文字幕 | 六月婷婷国外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