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支教島島主李淑芳:自掏腰包四萬元啟動助教資金
原標題:支教島島主李淑芳:自掏腰包四萬元啟動助教資金
支教島創辦人李淑芳(右三)和她的志愿者團隊。
在青島有這樣一個愛心團隊:組織名師下鄉送課;接受偏遠農村地區的教師來青培 受助者說訓;堅守十年,培養出六萬優秀農村教師……這就是成立于2005年的教師成長聯盟—— —青島“支教島”。“支教島”創辦人李淑芳騰出自己的新房,給前來培訓的農村老師當宿舍。十年來,“支教島”志愿者成員由最初的幾人發展到兩千人,培訓足跡踏向濟南、菏澤以及貴州、河北等地。
自掏腰包四萬元
啟動助教資金
暑假即將結束,一行50人從菏澤曹縣前來青島接受培訓的中層干部及老師們滿載而歸,滿懷期待開啟新學期的工作。而幫助他們完成此趟行程的,是一個名為青島“支教島”的愛心公益組織。“雖然只有一周培訓,但參觀很多學校,和這里的校長老師交流后,給我內心帶來的感慨和震撼是巨大的。”臨走時,曹縣曹城辦事處第三小學老師張欽秀感慨道。
青島“支教島”成立于2005年,由原來的“琴島教師成長工作室”發展而來,是由青島市教育局一名普通工作人員李淑芳發起成立。“因為我來自農村,后來又在農村學校教過書,一直很關注農村教育現狀及教師成長困境。我也特別想為他們的改變做點什么。”今年49歲的李淑芳來自即墨市移鳳鎮。
1985年,從即墨高等職業中專畢業后的她進入當地的一所村辦小學教書。
因為來自農村,李淑芳一直關注農村教育。她發現,由于環境相對閉塞,十幾年來農村教育并沒有長足改善。在長期的教師培訓和閱讀教育書籍過程中,李淑芳認為,只有改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育質量、實施素質教育。
2005年一次教師評課活動中,李淑芳將這個想法和剛從青島市職業技術學院退休的周加惠教授進行交流。曾經在農村任教的周老,對農村教育也非常有感情。沒想到兩人一拍即合,決心為農村教師培訓干點事兒。
2005年,李淑芳拿出四萬元,周老捐助5000元作為助教資金。周老師同時邀請青島四位“齊魯名師”加入團隊。就這樣,在青島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創立了全國首個致力于農村地區學校發展及教師成長的公益組織—— —琴島教師成長工作室。
送教下鄉
城鄉老師同上一堂課
從2005年到2015年,工作室經過十年發展,從最初的幾人組成的公益組織慢慢成長為輻射山東甚至全國的“支教島”,成員已有2000人。“支教島”成立的初衷是為農村教師進行免費培訓,幫助農村教師成長。然而,農村教師人手少、費用不足,走不出來怎么辦?送培訓下鄉!根據鄉村教師的要求,2006年,“支教島”啟動了送教下鄉“同課異構”實境研修培訓模式,課堂變成了培訓現場。城鄉老師同上一堂課,課文、學生都由偏遠學校的老師定,課后現場點評兩個老師的優缺點。“參與‘同課異構’的偏遠學校老師,往往會恍然大悟,原來只要多講一句、引導一下,就可以把先進教學理念融入到課堂上。”李淑芳說。
十年來,“支教島”送教下鄉達到954節。送課到達地域,除了青島郊區學校,還有青島市外農村小學,如濟南、煙臺、濰坊、威海、菏澤、鄄城、曹縣、臨沂等地。“支教島”的送課足跡還遍布了秦皇島、河北滄州、河北鳳凰山、內蒙古、貴州鎮寧縣、貴州安順等省外農村學校。
“支教島”里除了李淑芳,令老師們敬佩的還有一位老前輩—— —周加惠,今年71歲的周加惠老先生把自己退休后的10年時間都奉獻給了“支教島”。“我參與的領著老師下鄉送課就有772場,每一場送課都有記錄。”17日,周老師當場給記者展示了下鄉送課記錄。
讓出新房
給受訓老師當宿舍
為了拓寬農村教師成長渠道,除了送教下鄉外,2011年5月,“支教島”啟動了外地農村教師來青島名校掛職研修活動。然而,有些農村學校培訓經費不足,教師們很難實現培訓。
17日,記者來到位于嶗山區的西韓新苑小區一套房子里。這里就是“支教島”的大本營,也是外地來青培訓教師的“家”。房內整潔樸素、干凈亮堂,家具家電齊全,一個大書柜上整齊地擺滿了書籍、墻上貼著“ 來吧,親愛的……”“我成長,我幸福”等彩色字帖,讓人倍感溫馨。不過,對于房子的事,李淑芳并不愿意多談。
倒是“支教島”一名熟知此事的志愿者偷偷地告訴記者,這套房子其實是李淑芳和她愛人在5年前用20年積蓄購買的新房。但一家人并沒有搬進來住,而是一直“蝸居”在一套70平米的老房子里。
對于“支教島”屋里的每一個家具,周加惠老師稱都是“有故事的”。“電冰箱和微波爐是海韻琴行捐助的、空調是海利爾藥業楊博濤捐助的、電腦是一個美國老師捐助的,薛躍娥也把自己獲獎得來的電腦捐給了支教島……”至今已有四百多名鄉村老師住過該房。
“支教島”十年堅守,通過雙向學習,共有15 . 5萬名教師從中受益。“捐助一名孩子只能解決一名孩子有學上的問題,幫助一位老師,可解決無數孩子上好學的問題。”這就是李淑芳送教下鄉的初衷,至今,“支教島”已經培訓了六萬多名農村教師。 (文/片齊魯晚報記者李珍梅)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支教島 自掏腰包四萬元 助教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