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鉅惠民生 鉅惠民生
“牛棚接生”永遠成為歷史——西藏醫衛事業50年發展掠影
新華社拉薩8月15日電題:“牛棚接生”永遠成為歷史——西藏醫衛事業50年發展掠影
新華社記者張宸
?。担澳陙恚鞑蒯t療衛生事業蓬勃發展,基本形成以拉薩為中心輻射全區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網。西藏衛生計生事業從弱到強,從落后到現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牛棚接生的歷史一去不返”
抱著1歲多的兒子站在門口,回想起當時臨產的場景,西藏拉薩墨竹工卡縣村民韋色依然心有余悸。去年3月,韋色難產,母子均面臨生命危險,緊急送到縣醫院剖宮產后才母子平安。
過去,在西藏的基層農牧區,婦女生孩子大多實在條件簡陋、衛生環境差的地方,甚至是在牛棚中。遇到像韋色這樣的情況基本只能靠個人毅力硬撐和念經祈福,導致孕產婦和嬰幼兒的死亡率都居高不下。現在,越來越多的群眾遇到醫療問題時會像韋色一樣求助現代醫療手段。
西藏衛計委黨組書記盧彥朝告訴記者,目前,西藏各地醫院給孕產婦開通綠色通道,對在醫院生產的孕產婦免除一切費用。同時,如果家人主動送孕產婦來醫院,醫院還會獎勵家人送孕產婦來醫院的費用。
?。玻埃保茨?,西藏投入1.4億元實施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和兒科能力建設項目,基層婦幼健康服務能力逐步提升。孕產婦和嬰幼兒死亡率由西藏和平解放初期的5000/10萬和430‰下降到108.86/10萬和16.8‰,住院分娩率達到85%以上。
得益于醫療條件的不斷改善,西藏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傳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西藏人均期望壽命不斷提高。統計數據顯示,西藏人均期望壽命已從過去的35.5歲提高到現在的68.2歲,全區人口從過去的114萬人增加到317萬人。
從“僧人看病”到“僧人也看病”
上世紀,現代化醫院剛剛在西藏建起的時候,群眾一下子很難適應從“有病求僧”到“有病就醫”的轉變。
過去,由于醫療觀念落后,常有群眾小病拖成大病,最終導致死亡。還有一些農牧民得了病之后,不來醫院,而是找一些僧人幫忙看看歷法,算算適不適合看病。
在醫療系統待了20幾年的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院長胡學軍對此深有感觸:“現在,隨著醫院醫治好的病人越來越多,不只是群眾,連僧人生了病也是第一時間想到醫院。在剛剛結束的高級僧尼培訓班上,應僧人們要求,就有醫生專門到現場開展健康教育培訓。”
近些年,西藏實施重大衛生惠民工程,對城鄉居民和在編僧尼實施三輪免費健康體檢,健康檔案建檔率達98.9%。2014年,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門診患者有兩成左右是昌都、那曲等地的農牧民。與過去得了大病都不來看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很多牧民是一家全部來體檢。
“安吉啦和金珠瑪米一樣尊貴”
“真沒想到,不交錢就能先看病。”近一個月的住院治療時間,除了第一天做B超和驗血花了110元,拉薩市娘熱鄉居民拉姆次仁的醫療費和藥費一直先由醫院墊付。
拉姆次仁是目前西藏正在試行推廣的“先診療、后結算”工作的受益者。2013年,西藏試點推行“先診療、后結算”,凡是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牧民,享受優撫、低保的農牧民以及病情嚴重須采取緊急醫療措施救治的群眾,均可享受“先診療、后結算”服務。
良好的就醫環境和醫療系統建設讓醫患雙方能夠和睦相處。“在藏族群眾心中,安吉啦(藏語,意為醫生)與金珠瑪米(藏語,意為解放軍)同樣尊貴。”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駐山南地區隆子縣熱榮鄉熱榮村的醫生旺點說。
因為工作關系,旺點和同事經常與一些政府部門的行政干部下鄉,他和同事們往往得到農牧民群眾更熱情的歡迎。“在鄉下,群眾會捧上家里最好的牛肉給醫生吃,而其他人可能只吃到剛剛煮熟的土豆。”旺點說。
目前,西藏全區基本實現縣疾控中心全覆蓋、鄉有衛生院、村有衛生室的目標,城市居民醫療保險、城鎮醫療保險、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在雪域高原基本普及,分級診療制度正在全區穩步推進,不遠的將來,“小病不出縣、危疾重癥不出區”在雪域高原將成為現實。(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牛棚接生 西藏 醫衛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