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用真實成就經典
——阿來:到生活里去
阿來 資料圖片
在作家阿來的作品中,那些清晰而引人入勝的風土民情的描繪,那些極具美感的語言描摹和細節刻畫,時時迸發出生命的能量和詩意,而嚴肅的文學作品本身,又能不斷地引人反思與深省。從《塵埃落定》到《瞻對》《空山》,是什么讓阿來的作品廣受好評?12日晚,前來廣州出席南國書香節有關活動的阿來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
20世紀70年代,阿來來到四川馬爾康,在一所師范學院里求學。帶著對知識的熱切與渴望,他開始了如饑似渴的閱讀,在周末甚至讓管理員將他鎖在圖書館里。“那時候,書還不像今天這么泛濫,是特別寶貴的。所以一進學校就拼命地讀書,甚至夜以繼日。”阿來回憶說。
80年代初,阿來一邊在學校教書,一邊開始了創作。但是通過讀書的寫作開始顯現出一些問題,阿來認為,讀書一開始確實給了他一些思想方法與看待社會的基本方法,但是久了以后就會發現,書所提供的主要還是一些宏觀的方法,但深入到具體而微的細枝末節,那些周圍的、身邊的事情卻是不了解的。“那時候我在教歷史,總覺得那些大的歷史架構離自己很遙遠。”
“那時候在學校教書,每天面對學生和教師,生活在某種程度上很單調,不夠豐富。而這個時候正是中國鉚足勁開始各種變化,”阿來說,“雖然沒有要成為一個職業人而去深入生活的想法,但我相信古代人說的,如果我們想要增長對世界的了解,就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也就是從那時起,阿來產生了行走的想法,想去觀察地理山河,去了解那些村寨的“小”歷史。一有時間他就出去四處行走。那時的藏區很多地方都沒有公路,更沒有車,交通只能靠步行,吃住靠沿途的百姓幫助。幾年時間里,他徒步走遍了老家那一帶大約三四萬平方公里的范圍。
文學是一種信仰
20世紀80年代末,阿來寫了一些詩和中短篇小說,在一些刊物、雜志上發表,還出版了兩本書。然而拿著自己的作品,他卻并不高興,反而感到很空虛。想到不敢將自己的作品與那些大家的經典作品相比,阿來就想,我的書有什么樣的問題?經過努力我有沒有可能成為跟他們一樣的人?也正是這份執著,讓他在今后不論經歷何種環境變遷,都保持著那顆對待文學的純粹之心。
阿來認為,從事文學藝術的人,本身得把文學藝術當成信仰、當成宗教。“對藝術家、文學家來說,藝術本身就是信仰,你必須非常相信、信奉這些美學的基本原則,而文學當中就隱藏了美學的基本原則,要相信它。”阿來說,“雖然很多人會出一本又一本質量平平的書,但讓我選擇的話我肯定不干。”
阿來告訴記者,那時他30歲,是而立之年,感到自己與國家、與民族息息相關。他出了兩本書卻并不敢輕飄飄地自稱為作家,而是靜下來,開始了長達四年的潛心積累,開始了大規模的行走,想要拿出一些可以接近那些經典、確實跟國家民族相關的作品,能夠反映更深廣的社會內容。
“直到1994年,我覺得可以開始寫作了,于是就有了《塵埃落定》,希望能回答一些問題,能反思那些共同的困境。”
到生活里去
對阿來來說,寫作的時間通常比較短,只有半年到一年,準備的時間才是最主要的。無論是《塵埃落定》,還是《瞻對》《空山》《格薩爾王》,他的每一本書都要深入生活去準備。
“首先我要把故事放在這樣一個看起來是虛構的背景當中,但是在實地中一定會有一個真實的空間,這些地理山川、河流走向,別人不知道是哪,只有我自己知道。唯有這樣,作品在骨架上才撐得住。第二,它牽涉到百姓的生活,比如小說《塵埃落定》,大家知道小說是虛構的,人物關系是虛構的,但它背后的所有典章制度、那些土司制度的方方面面、宗教都絕對真實。”阿來說。
阿來說,為了讓小說內所有的細節都能真實還原情景,他做了很多工作。除了去向老鄉請教,還要進行方方面面的觀察、走訪、記錄。每一本長篇小說,準備時間最短都要兩年半。“人吃什么、穿什么,怎么吃、怎么說話、用什么碗,甚至如何扣紐扣,都不是瞎編的,所有的東西都可以還原。”為了寫好史詩《格薩爾王》,生動再現古代戰爭,他不僅讀了七八十本學術專著,還去它主要的流傳地走訪,他用兩年時間跑了大概三十多個縣,記錄了藝人演唱,觀察那些古戰場的地形、環境。
阿來認為,只有這樣作品才能富有生命力,才經得住考驗,而不是一時應景。他說:“對每一本書認真,一是要通過讀書在理論上提升自己,不斷對自己有高的文學標準的要求;二是要到生活里去。不到生活里去,不到現場去,是弄不清楚事情,沒有那種感受的。雖然不去也能寫出小說,但是去到生活里,有了那種感受,寫出來的作品分量一定會不同。”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阿來 真實成就經典 文學作品 文學 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