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一政府App時隔5月主頁新聞無變化 只開發不運營
原標題:一政府App時隔5月主頁新聞無變化 信息更新滯后
“i游北京”App
昨日,記者打開“i游北京”App,發現主頁頂端新聞與3月份時(圖)相同,仍為“北京2019世界園藝博覽會落戶延慶”。手機截屏
新京報記者再次體驗17款政府App發現,多數信息仍久不更新;專家認為只開發不運營,實為資金浪費
前日,有市民反映一些政府App更新不及時,且該問題長期存在,一直得不到解決。今年3月,新京報記者曾體驗17款政府App,發現其中部分存在下載難、久不更新、便民信息不足等問題。
昨日,記者再次下載體驗這17款App,發現時隔近5個月,部分App下載難等問題已解決,但多數App信息仍然沒有更新。業內人士介紹,開發一款App,如果只是定時發文、發圖,不做離線閱讀、緩存等,費用需5萬元到10萬元。但若要及時疊代更新,且運營得比較完善,一般需要20萬元到30萬元的費用。
對此,專家認為,政府部門開發手機App本意是為了方便老百姓,但如果只開發不運營,那么這些App便成為擺設,造成資金浪費。
多款政府App內容仍久不更新
今年3月23日,新京報記者曾就部分政府App存在的問題進行報道,昨日,記者再次體驗這17款政府App發現,移動96160仍不支持iOS系統下載;“北京公園”的活動信息也依舊沒有最新更新。
除此之外,“北京空氣質量”在選擇允許使用手機定位功能后,該App顯示區域為“延慶”,而記者當時實際是在朝陽區。如果要查詢所在地的空氣質量,只能在“興趣點”一欄手動輸入地址。此外,如果不手動點擊“刷新”按鈕,相關數據則仍然顯示為2013年12月的數據。
一款App已下線
3月時記者下載的“i游北京”App主頁界面中,“特價門票”“特價酒店”等內容、圖片均為“暫無”。昨日,記者再次打開該App發現,相關圖片做了更新,但時隔近5個月,主頁頂端的新聞仍然為“北京2019世界園藝博覽會落戶延慶”。
記者此前體驗“電動汽車智能服務平臺”App時,發現存在iOS系統打開即閃退的問題。昨日,再次打開該款App,發現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不過,該App的新聞動態仍然有“久不更新”的問題,例如,“行業動態”中顯示的最近一條動態是2014年5月發布的;“國內動態”和“信息公告”兩欄的最近信息則是2013年9月發布的。
就此,記者以市民身份致電開發該App的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已經將問題反饋到技術部門。
而另一款App“北京城市向導”此前被發現內容久不更新,昨日,新京報記者打算再次體驗時發現,已無法找到該款App。對此,其開發部門——首都之窗政務公開總編室相關負責人表示,該App已經全面下線。
部分App已進行改進
相比之下,也有部分App進行了改進。例如“北京社保”此前不支持iOS系統,但目前已可以通過App Store進行下載。“定制公交”此前只能投票定制開通新線路,但在7月13日進行版本更新后,增加了“當日余座購票”功能和“我的車票”功能,用戶可在此直接購票,訂購成功會在“我的車票”里展示,且車票詳情提供二維碼,司機可憑此檢票。
■ 追訪
開發運營一個App要花多少錢?
“每日故宮”開發團隊介紹,該App開發經費約30萬元
一家App客服端的內容運營中心負責人表示,開發App的成本首先在于平臺,例如蘋果、安卓、Windows等系統平臺的開發成本和程序均不相同。如果是做基本的內容類App產品,其開發途徑一種是直接請程序員做開發,另一種是外包給技術公司開發。兩種的成本分別在1萬元到3萬元不等。
同時,開發成本還要看是“一次性開發”還是“持續疊代開發”,該負責人稱,前者的開發成本遠遠低于后者。一般來說,政府部門App以信息發布為主,多為非商業產品,因此多為一次性開發,其后版本更新時大體框架不變,只需增加欄目或修復問題。
在App運營成本方面,分為線上、線下運營,成本主要在于人力成本和各部門協調溝通成本。上述負責人表示,如果只是定時發文、發圖,不做離線閱讀、緩存等,5萬元到10萬元的費用即可做成覆蓋蘋果和安卓系統的信息發布類App。但若要及時疊代更新,且運營得比較完善,一般需要20萬元到30萬元的費用,且無上限。
今年2月11日上線的App“每日故宮”,在蘋果應用商城的評價中已達到4星,目前共有771條評論,用戶對其總體滿意。
昨日,“每日故宮”開發團隊相關人員介紹,在今年上線之前,該App在安卓和iOS兩個平臺共一次性投入了開發經費約30萬元,未來每年大概還要投入10萬-20萬的經費用作更新維護。
■ 專家說法
政府App只開發不運營是資金浪費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政府部門開發手機App本意是為了方便老百姓,但是如果沒實施好,不認真運營和更新軟件信息,那么這些軟件就只是擺設,沒能達到目的。同時,各部門開發手機App都需要一定的經費,只開發不運營,實際也是一種資金浪費。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公共財政與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許光建也表示,政府部門開發App時就應該思考“能否形成持續、長效的機制”,如果覺得自身無法很好運營,考慮到成本、效益的問題,可以委托一些事業單位或企業來運營。
此外,還應考慮到老百姓的實際需要,例如有些App的下載量很少,這就說明這些App是老百姓不需要的,相關部門就應該考慮把公共資金投入到其他公眾受益面更大的項目上。
新京報記者 李婷婷 吳為 實習生李曉婷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政府App 主頁新聞無變化 僵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