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興林鎮:抗聯的家 抗聯的魂
新華社長春8月10日電題:興林鎮:抗聯的家 抗聯的魂
新華社記者謝良、高楠、孫仁斌
在吉林省通化縣興林鎮曲柳川村,有一座個人投資千萬元在抗聯根據地遺址上修建的“河里抗日根據地紀念館”,吸引各地民眾再訪抗聯路,尋找白山黑水的英魂。
?。保梗常茨辏丛拢瑮罹赣顚④娐暑I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從磐石進入通化,創建了河里根據地。
紀念館的主人叫劉福。在興林鎮提起他,大家都知道他的爺爺劉義在河里根據地建立后,秘密加入了楊靖宇組建的農會和農民自衛隊,還被選定為秘密交通員,能直達抗聯密營見到楊靖宇。
這座紀念館承載著劉家兩代人的夙愿:劉福的爺爺劉義、父親劉天祥臨終前都囑咐說,“無論啥時候也不能忘了抗聯戰士”。
這里濃縮了抗聯的“家”,呈現了抗聯火熱的生產戰斗場景。劉福說,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對那段年代里不屈脊梁的最好告慰。
大荒溝(今興林鎮)地處當時的金川、柳河、臨江、通化縣四縣交界,是“三不管”地帶,也是河里根據地的“心臟”。吉林省通化市委黨校副校長楊文珠說,河里地區山高林密,日偽軍力量薄弱,是抗聯休整的好地方。
曲柳川村村民柳明章至今保留蓋有楊靖宇印章的筆記本。他回憶說,1967年夏季,他和村民張元沖在大荒溝鏟地,發現一個銅物件。清洗后,他借來印泥,在紙上卡了下。“楊靖宇印”四個大字清晰可見。
現今一共發現兩枚楊靖宇印章,這枚楊靖宇印章現收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另一枚收藏在哈爾濱東北烈士紀念館。
“聽老人說,沒見過這么好的隊伍,幫老百姓干活,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要米要糧,都拿錢買,老百姓都很擁戴。”柳明章說,村里很多人為此甘愿冒著全家殺頭的危險幫助、加入這支隊伍。
“給抗聯送鞋,送兩雙以上,抓住要被殺頭,老百姓就在筐里藏兩雙,腳上穿一雙上山,下山時就光腳下來,把鞋都留給戰士。”興林村村民胡全勝說。
翻開通化縣、興林鎮的史料,青山綠水之間寫滿了抗聯與群眾之間的魚水情。
曲柳川村98歲的姜忠友經常到河里紀念館瞅瞅,這里的物件對他來說都熟悉無比。館藏的一只文物農筐,和楊靖宇幫他干農活時用過的一模一樣。“楊靖宇幫我犁過地,教我打過槍。”姜忠友說。
興林村89歲的劉慶英還記得,自己12歲那年的一天晚上,楊靖宇踩著一雙剛趟過河的濕鞋,來到她的婆家借宿,她為楊靖宇用炭火烘烤過鞋。她說:“在炕上一直躺到半夜,鞋還沒干透就走了。”
興林鎮副鎮長田曉偉介紹,當年抗聯在這里設有司令部、修械所、醫院等。其中,曲柳川村的修械所,曾有幾十人為抗日隊伍修理槍支、配制零件、制造彈藥……
?。保梗常赌辏吩拢啡眨?ldquo;河里會議”在興林鎮孟家村召開,會議組建的中共南滿省委是中國共產黨在吉林省的第一個省級領導組織,組成了第一路軍,后來成為黨在東北領導的抗日部隊中最重要的武裝力量之一,被日本侵略者視為“滿洲治安之癌”。
紀念館里一口水井、兩座石磨,見證歲月的滄桑,傳頌不朽的英魂,也哭訴著一樁樁日寇鐵蹄下的屠戮。
“白家堡子慘案”讓興林鎮人痛徹心扉。1936年7月,抗聯一部在白家堡子一帶的山林設伏,擊斃日軍11人。3天后,惱羞成怒的日寇調集通化、柳河等地日本守備隊100余人及偽軍一個營,以“通匪”為名,對400多名手無寸鐵的百姓血腥屠殺,放火毀村,罪惡行徑無以復加……
慘案現場只有3人僥幸逃生。幸存者李忠昌一家五口被殺,他被鬼子用刺刀捅了后背兩刀,另一刀被捅穿了胳膊上臂。
李忠昌后來也來到抗聯密營。1937年的冬末春初時節,冰雪開始化開,淙淙流水飛濺,金黃的報春花綻放,李忠昌和戰士們一起套野豬、狍子,煮苞米,目睹戰士們奮勇殺敵……
?。矗保参挥龊︵l親的尸骨合葬在興林鎮大荒溝村東山腳下,1965年通化縣政府為死難者修建了紀念碑。
李忠昌自此舉家遷至遇難者紀念碑前,為死去的鄉親守護安寧,義務為參觀者揭露那段悲慘的歷史達17年,直至1982年去世。他的女兒李世花說,父親經常跟我們說這段歷史,講一次哭一次。老人說,一定要記住這段歷史。
歷史真相不容抹殺。這段慘絕人寰的屠殺逐漸為世人熟知。近年熱播的電視連續劇《絕地槍王》中就講述了這段歷史,主角神槍獵手那五常的原型也出自興林鎮。
而如今的興林鎮孟家溝村,又出了一個讓家鄉父老自豪的“當代神槍手”,他是曾榮獲全軍特等狙擊射手稱號的24歲戰士趙連權。
趙連權的母親閆桂花說,兒子從小受到抗聯事跡的鼓舞,理想就是參軍入伍、保家衛國。“在部隊已經立了好幾個功,現在被保送就讀軍校。”
抗聯的“魂”正在這個小鎮開枝散葉。
興林鎮黨委書記韓繼忠表示,興林鎮將對紅色遺址進行系統的開發保護,將抗聯不屈斗爭的歷史呈現出來,激勵后人奮進。(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興林鎮 抗聯 東北抗日聯軍 抗戰 抗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