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用“云” 把健康管起來
“云醫院”重構健康管理和服務模式,從看“病”變為看“健康”,有助于從根本上緩解看病難看病貴,擊中了老百姓最大的“痛點”
最近,寧波云醫院、阿里健康云醫院紛紛上線。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電子處方、檢查數據、遠程醫療、慢病管理、藥品管理、醫保付費等信息都上了“云”端,人們能方便快捷地掛號、看病、繳費,并實時關注自己的健康信息。
準確地講,“云醫院”應該叫“云健康”,其實質正是以互聯網技術管理健康。與傳統的醫療衛生信息化模式相比,它重構了健康管理和服務模式,從看“病”變為看“健康”,有助于從根本上緩解看病難看病貴,擊中了百姓最大的“痛點”。
長期以來,一提到醫療,人們討論的總是看病,在潛移默化中偏離了自己對醫療最大的訴求,即維護健康。主要原因是,當前的醫療服務重在治療疾病,醫療支出越來越高。在這種機制下,人們普遍形成共識,哪個醫生治病水平高,他就是好醫生,并爭相找他看病。絕大多數人不會認為管理健康水平高的醫生是好醫生,更不可能爭相找他管理健康。這是典型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如今,慢病種類越來越多,患病人群不斷增加,成為第一大死亡原因。由于慢病多是生活方式病,人們發現只看“病”無法適應現代疾病譜的變化,而且大部分慢病難以根治,于是人們開始用跟蹤記錄的健康信息來避免、管理疾病。各醫療機構建立起自己的信息系統,社區建立了居民健康檔案。但是因為端口接不上,相互之間變成“信息孤島”。醫生不了解患者的病史,患者每次就診須攜帶以前就診的各種記錄;在別的醫院做的檢查結果互不相認,造成重復檢查和重復開藥;治療后回到家,陷入失控、不規范管理狀態。
信息不通導致醫療資源嚴重浪費,醫療費用居高不下,居民看病負擔越來越重。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底我國衛生總費用超過3.1萬億元,增速超過GDP,醫保基金支付壓力日益增大。
古人說,上醫治未病。很多發達國家的實踐也證明,健康需要管理,加強預防才能不生病少生病。有研究表明,投入1元做健康管理,能減少8元以上看病費用。互聯網技術的興起和運用,給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工具,它能將各“孤島”的信息連接、共享起來,整合優化配置資源,實現最大效益。比如將居民個人健康檔案、電子病歷、檢查單據、電子處方、醫保付費、藥品管理等功能連通共享,減少重復檢查和重復開藥行為;全科醫生定期給居民做檢查等,就像汽車定期保養一樣,修復小毛病、上足機油、減少損耗,實現慢病管理和隨訪;定期更新電子健康檔案,醫生以此了解病史,使治療方案更有針對性;同時連接移動醫院的入口,實現預約掛號、實時繳費等,提升服務效率。
用互聯網技術惠及居民健康,是健康管理的大趨勢。日前發布的《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和《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均肯定了這個方向。在不遠的將來,好醫生的標準會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會相信,管理健康水平高的醫生同樣也是好醫生。
編輯:趙彥
關鍵詞:云醫院 云健康 慢病種類 互聯網技術管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