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風雨中踏訪三沙甘泉島:國旗在這里升起

2015年07月20日 14:18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原標題:風雨中踏訪三沙甘泉島:國旗在這里升起

1

 

  資料圖:2月17日上午,駐守在海南三沙的武警邊防官兵,在西沙石島主權碑前向全國人民拜年。中新社發 蔚濤澤 攝 

 

  中新社三沙7月20日電 題:風雨中踏訪三沙甘泉島:國旗在這里升起

  中新社記者 王子謙

  三沙市的大小島礁如珍珠灑在廣闊的南海,但要登上小島卻實為不易。近日西沙海域風雨交加,中新社記者跟隨三沙市永樂群島工委管委會,在暴風雨中登上甘泉島。

  甘泉島位于西沙群島西部的永樂環礁上,島呈橢圓形,面積約0.3平方公里,中國漁民稱“圓峙”或“圓島”,清末李準巡海時發現此島泉水甘甜可飲,即命名為“甘泉島”。

  從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興島乘船出海,向西行駛40余海里即是永樂群島。是日海上陣風7級,浪高2米,500噸的公務船在大海上如同一葉扁舟,船只被海浪高高托起再重重落下,濺起巨大的水花,不少隨行人員在劇烈搖晃下嘔吐。同船工作人員說,永樂群島的物資由永興島補給,遇到物資短缺時經常要在風浪中出海。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顛簸,記者到達永樂群島。晉卿島、琛航島、羚羊礁、甘泉島、鴨公島等島礁如同一串項鏈上的珍珠,圍著環礁排列,彼此距離只有幾海里,然而由于水下地形復雜,大船無法接近,必須換成小艇前往。

  “島礁想著浪漫,去得艱難。”永樂群島工委管委會副主任郭勇駕沖鋒舟前來迎接,笑稱風雨天才能讓人體驗最真實的三沙生活。

  出海人都知道,換船最是驚險。風浪中小艇費力貼近大船,發出“砰砰”的撞擊聲,乘客順著梯子下船必須要等小船在浪尖上,兩船距離最短時再跳,下面的人要緊緊抱住,以防在船只中間落海,發生危險。

  陰郁的天空下著大雨,強勁的海風吹起大浪,沖鋒舟裝載好補給物資向小島駛去。坐在小艇上四顧茫茫,眼前能見度不及十米,目之所及大雨把鐵青色的海天連為一體,灰色的海浪怒吼著撲過來,凌厲的雨點不斷地在臉上拍打,原本還說笑的小艇上默然無聲。

  明朝永樂年間隨鄭和下西洋的費信在《大西洋記》中寫道:“俗云上怕七洲,下怕昆侖,針迷舵失,人船莫存。”三沙有絕世美景,但也有變幻莫測驚濤駭浪時。郭勇說,這里的漁民都是在風浪中討生活。

  艱險的旅程顯得漫長,風雨漸小后甘泉島出現在前方。遠眺小島郁郁蔥蔥,四周的海水隨著深度變化顯現不同顏色,縱使陰天也有深藍到碧綠的色彩轉換。

  “甘泉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漁民的傳統生產地,也是西沙群島唯一有淡水的島嶼。”郭勇介紹說,甘泉島在三沙設市兩周年時成立居委會,管轄漁民9戶12人,目前各項基礎設施正在建設中。

  登上甘泉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甘泉島遺址”格外醒目,它提醒人們,這里世世代代都有中國漁民耕海的足跡。穿過小路,樹林掩映下一口紅磚古井躍然眼前,就是這丈深古井讓清末李準贊嘆:“已得淡水,食之甚甘,掘地不過丈余耳,余嘗之,果甚甘美,即以名甘泉島,勒石堅桅,掛旗為紀念焉”。

  島上居民介紹說,小島有多座由珊瑚石砌成的兄弟廟,簡陋的神龕承載了南海漁民對平安和豐收的美好祈盼。

  記者在島上看到,甘泉居委會同時掛著三沙甘泉島文物保護站和三沙甘泉島海洋與動植物保護站的牌子。郭勇說,永樂工委安排專人保護島上的文物和動植物,隨著基礎建設的開展,保護將更加嚴格。

  甘泉島上的漁民多為瓊海潭門人,陳祥清和許德壯平日就在周邊海域打漁,“這里水好、魚好,下網一小會就捉到幾十斤魚。”島上環境艱苦,但陳祥清選擇堅持,他堅信隨著三沙開發進程,這里會很有發展前景。

  在島上的主權碑旁,高高的國旗桿被大風吹斷。許德壯單膝跪地,用小鏟重新挖出圓坑,陳祥清用魚線綁上一面新的國旗,眾人將旗桿豎好,重新將五星紅旗升起在甘泉島的上空。(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三沙甘泉島 國旗在這里升起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多 | 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天堂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的电影手机版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成人最新 | 一级黃片刺激髙潮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网最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