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央行等十部門齊抓共管 互聯網金融告別“三無時代”
原標題:十部門齊抓共管 整合大幕將開啟
互聯網金融告別“三無時代”(熱點聚焦)
宦 佳
互聯網金融的“基本法”終于浮出水面。近日,央行等十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明確了不同性質的互聯網金融業態,并規范了監管職責的劃分。專家表示,此次“指導意見”的出臺意味著互聯網金融進入法治化軌道,雖然這份“健康指南”未必“包治百病”,但對互聯網金融領域權利、責任和義務的明晰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
“健康指南”規范發展
余額寶、拍拍貸、螞蟻金服、陸金所……時下,習慣于理財的人們對這些互聯網金融的“大佬”級公司早已不陌生;P2P網絡借貸、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信托……這些不斷創新的投融資模式也逐漸為市場所熟悉。
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P2P網貸成交量達3006.19億元,其中65%是單筆借貸資金在100萬元以下的小額貸款,這些借款人多是小微企業、個體商戶等。然而,僅上半年就出現了多起網貸平臺經營者“卷款跑路”事件,其他形態的互聯網金融服務也存在著用戶信息泄露、風險控制機制不健全、信用體系隱患多等問題。行業“無門檻、無規則、無監管”的情況嚴重阻礙了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國外針對眾籌等互聯網金融新業態出臺過具體的監管政策,但是就整個互聯網金融領域來說,此次中國出臺的這份“指導意見”是世界上第一個系統性的、完整的、涵蓋互聯網金融各方面業務的“基本法”,意味著其進入規范發展階段。
分業監管鼓勵創新
“鼓勵創新、防范風險、趨利避害、健康發展”。對于受到技術與市場并行驅動的新生事物,此次《意見》明確要求,未來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既要簡政放權實行“寬監管”,也要“明確風險底線,保護合法經營,堅決打擊違法和違規行為”。
趙錫軍分析稱,此次《意見》明確了“一行三會”各自監管的責任,這種分業監管方式本身就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和積極創新。他表示,“一是市場主體知道了哪些業務歸誰來管,出了問題找誰;二是明確了政策邊界,讓進入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主體也能減少政策的模糊,降低風險。”
北京網貸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大剛則認為,實行分業監管有利于創新。
不少業內人士指出,除了明確監管主體外,此次的政策亮點還在于對互聯網金融的下一步發展方向給出了很大的想象空間。不僅鼓勵從業機構積極開展產品、服務、技術和管理的多個角度商業模式創新與產業鏈的整合,甚至互聯網金融平臺上市也得到政策支持。
轉型時期警惕風險
專家指出,此次《意見》的發布無疑利好有金融機構牌照的互聯網公司。“任何一種金融業態都需要權利、責任、義務相統一。作為互聯網金融來講,比方說之前很多P2P平臺,不能只享受以平臺名義獲得資本后帶來的收益,而不愿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從這次“意見”中看,對于互聯網金融權、責、義的監管越來越接近于傳統的金融監管要求。”趙錫軍表示。
《意見》對互聯網金融建立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的明確,這意味著,眾多互聯網理財產品必須將資金交由銀行業金融機構存管。郭大剛指出,資金存管方必須是銀行金融機構的規定非常嚴格,增加了平臺運行成本,提高行業進入門檻,同時也有利于保障投資者資金安全。未來銀行存管模式的推行也將成為行業規范的重要標志。
盡管從指導意見到具體行動還需等待進一步細化落實,各部門的相互配合協作也還要避免相互推諉的現象,但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的成熟與規范是必然的方向。
在金信網首席運營官安丹方看來,下一步隨著監管細則的出臺以及實體經濟持續去杠桿化,這一領域倒閉、違約、轉型等問題會頻繁出現。對于投資者來說,今后應更加謹慎地選擇投資平臺。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三無時代 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