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14家央企審計情況公布:不同程度存在違規問題
中新網6月28日電 審計署28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了2014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報告中專門列明了14家中央企業財務收支審計情況,涉及糧食、電力、運輸、軍工、機械等領域。審計結果顯示一些企業經營和財務管理中不同程度存在違規問題。
14戶中央企業包括: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華電 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中國航空集團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等。
就14戶中央企業審計結果,審計署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總體上看,大部分中央企業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尤其是面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局面,能夠提振信心,把穩增長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積極貫徹執行國家宏觀政策和決策部署,不斷深化改革、推動完善企業法人治理、加強市場開拓和經營管理,資產和經營規模快速擴大,保值增值能力和上繳利稅保持增長,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影響力和控制力逐步提高。
不過,審計也發現,一些企業經營和財務管理中不同程度存在違規問題,有的內控制度不完善,內部管理比較薄弱;有的執行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宏觀政策有偏差,執行“三重一大”制度不嚴格;有的企業因經營管理不善等原因出現巨額虧損,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潛力;還有的企業發生重大違法違紀、損失浪費、嚴重違反廉潔從業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
根據審計公告,2009年至2013年,中核集團下屬財務公司以辦公用品、招待費等名義購買消費卡及禮品914.11萬元。截至2014年6月底,用于送禮等支出611.8萬元,尚余302.31萬元。
2010年和2013年,中電投集團下屬中電新能源未經國資委審核和集團審批,授予企業部分高管人員股票期權,合計22 350萬股。截至審計時,上述股票期權尚未行權。
截至2013年底,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下屬青島遠洋仍有17名領導干部未按國資委有關規定清退所持職工持股企業4.37萬股股權,對應所有者權益49.56萬元,累計違規取得分紅22.12萬元。
2013年,中國航空集團公司下屬國航股份和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審核把關不嚴,使用從外部取得的虛假發票入賬,涉及金額9073.88萬元。
2006年至2013年,兵器集團本部及3家下屬單位,未將已投入使用的房產等轉入固定資產并計提折舊、提前確認收入、虛構交易虛增收入等問題,造成收入多計2.13億元、少計1.01億元,成本費用多計2.45億元、少計1.44億元,由此導致8 年間多計利潤0.11億元(2013年多計利潤0.33億元)。
南方電網內部管理方面中標問題突出。2011年7月,在下屬溪洛渡右岸電站送電廣東雙回±5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工程招標中,評標委員會認定39家投標企業中有34家串標,中斷了本次評標。2011年8月,南方電網公司未按內部規定對34家串標企業限制其12個月內參與投標,僅發出警告及扣分處罰,并組織了第二次招標,中標企業20家,中標金額21.10億元。經核實,上述34家串標企業均參與了第二次招標,其中17家中標,中標合同金額17.20億元。
2006年至2013年,中糧集團下屬中糧置地、中糧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糧集團(深圳)有限公司在未經資產評估或未取得資產評估結果的情況下,先后實施了土地收購等5個項目,涉及金額7.67億元,其中2013年4.30億元。
上述負責人還表示,此次審計發現多起重大違法違紀問題線索,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這些問題線索中,有些是集團公司高管及二級單位“一把手”直接參與策劃實施的,主要發生在公司股權礦權并購、大宗物資及服務采購、工程建設等業務領域;主要采取以關聯交易等方式向特定關系人輸送利益、貪污受賄、弄虛作假和高買低賣等手法。對查出的這些問題線索,審計署已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移送紀檢監察或司法機關依法查處。
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審計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建議:一是企業應切實貫徹執行 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決策部署,積極落實各項產業政策;二是進一步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規范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強化對下屬企業的管控,落實責任追究制 度,加強反腐倡廉建設;三是進一步規范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規范各項經營行為,控制成本和經營風險,確保國有資金資產安全和保值增值。
編輯:曾珂
關鍵詞:央企審計情況公布 14家央企存在違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