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慢病防治“十三五”規劃即將出臺 財政投入將加大
慢病防治工作“十三五”規劃年底出臺,將落實全面覆蓋慢性病體系建設工作。6月9日,2015中國慢病管理大會在京召開。國家衛計委疾控局慢病處處長吳良友在會上透露,“2016-2025年國家慢性病防治發展規劃”正在制定,預計2015年年底出臺。
吳良友在其名為“以行動計劃為指導推進重點慢性病防控”的發言中透露,新版規劃將全面覆蓋慢性病體系建設,包括危險因素控制、高血壓等基礎性疾病人群知曉率、健康示范區建設以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覆蓋率等內容,制定的規劃目標將與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2025年全球慢性病控制目標掛鉤。
新版慢病規劃編制要求“五個堅持”
事實上,為應對嚴峻的慢病防治形勢,積極做好慢性病預防控制工作,遏制我國慢性病快速上升的勢頭,保護和增進人民群眾身體健康,2012年5月,衛生部、發改委等15個部委聯合制定了《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2015年)》,圈出影響我國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常見慢性病主要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
在十二五規劃提出了的總目標:進一步完善全國的慢性病防治服務網絡和綜合防治工作機制,建立慢性病檢測與信息管理制度,提高慢性病防治能力,努力構建社會支持環境,落實部門職責,降低人群慢性病危險因素水平,減少過早死亡和致殘,控制由慢性病造成的社會經濟負擔水平。
吳良友透露,基于現有規劃取得成果上,決策層對于慢病防治“十三五”規劃的編制總體要求是“五個堅持”——
在指導思想上要堅持戰略性、前瞻性;
在目標指標上堅持方向性、科學性;
在策略措施上要堅持創新性、可行性;
在保障機制上要堅持綜合性、責任化;
在績效考核上要堅持可量化、可評估。
醫改重大專項加大慢病防控財政投入
國家對于慢病防控方面的關注也在逐年增加。吳良友透露,國家醫改重大專項對于慢病防治項目的資金補助正在逐年增長,覆蓋范圍不斷擴大、項目內容不斷增加。
以篩查技術成熟的癌癥為例,除了推廣癌癥的早診早治之外,還在增加財政投入,擴展適宜技術覆蓋面;加強項目宣傳,提高項目認知度和依從性,開展技術培訓強化工作質量和效果,建設技術平臺,規范腫瘤登記和數據管理。
針對篩查技術尚不成熟多癌癥開展聯合攻關。開展以人群為基礎的隨機對照研究,開展衛生經濟學評價,優化篩查方案和工作機制,開展新技術、新指標、新方法、新機制的融合研究。
另外,國家也在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該行動已覆蓋全國77.4%的區域2401個縣,同時加強慢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的建設,目前已有31個省份的265個區(縣)成為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
編輯:趙彥
關鍵詞:慢病防治 十三五規劃 財政投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