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控煙為啥還要產煙?
原標題:新華網評:控煙為啥還要產煙?
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6月1日起正式施行。煙草消費空間在縮小,人們的吸煙機會在減少,但煙民的消費意愿并不會因此消除,控煙并不能直接減少吸煙人口。
有人不禁要問:控煙為啥還要產煙?直接不生產,不就徹底解決問題了?事情當然不會如此簡單。
首先,吸煙作為一種消費習慣,已延續幾個世紀,不可能很快被強行改變。據史料記載,最早的煙民當屬印第安人,自打歐洲人踏上了美洲,煙草就隨著歐洲人的腳步遍及全球。1575年西班牙人橫渡太平洋,煙草傳入菲律賓,1590年傳入日本,16世紀至17世紀,戰爭頻仍,煙草的推廣和普及被加快。僅用200年時間,煙草就“征服”了世界。但百余年后,作為“健康殺手”的煙草,已逐漸為人們所嫌棄——從教會禁煙到學界禁煙,再到政府參與禁煙,一個漫長的歷史進程由此被開啟。
其次,煙草消費在全球范圍內呈上升趨勢,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有數據表明,全球10億吸煙者中幾乎有80%生活在中低收入國家。另外,非法貿易使煙草制品更廉價,更多年輕人或弱勢群體會被引誘吸煙。世衛組織數據顯示,非法煙草市場在全球卷煙消費中的占比可能高達十分之一,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存在非法貿易。雖然自《世衛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2005年2月生效后,煙草管制確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僅限于局部。高收入和中上收入國家的煙草制品消費呈減少態勢,煙草制品在全球的消費卻在不斷增加。
再者,對許多國家來說,煙草種植和生產都是一項重要的經濟來源。如果單純提高稅收以減少煙草消費,極可能會給本國的經濟和就業等領域帶來負面影響。無論國家的發展水平如何,只要提升煙草稅收,就會動了整個行業“奶酪”,影響到某些群體的利益,推行起來阻力不小。
從當前來看,控煙不是禁煙,控煙一定程度上要解決的是吸煙者自由與非吸煙者不受吸煙侵害自由之間的平衡問題。而要徹底解決控煙與產煙這一對矛盾,還是得依賴煙草消費的核心要素——廣大煙民。只有吸煙的人少了,產煙的需求才會少,控煙的目標才能得以實現,“天下無煙”才有可能。
編輯:水靈
關鍵詞:控煙 為啥 還要產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