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廣西巴馬政協扎實創建學習型隊伍
巴馬訊 去年來,巴馬瑤族自治縣政協常委會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不斷增強政協機關和政協委員政治素養,有效提升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能力,先后榮獲全區政協報刊宣傳工作先進單位一等獎、全市政協履職創新工作、提案工作、宣傳工作、信息工作、文史工作先進集體,為建設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作出了新貢獻。
該縣政協機關緊扣“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精心組織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組織政協機關干部和縣政協委員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廣泛開展征求意見活動,認真聚焦“四風”問題,深入查擺問題,召開民主生活會,堅持立行立改,扎實推進整改落實和建章立制,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八項規定,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
加強宣傳提形象。該縣政協邀請上級政協專家、教授為政協委員舉辦了4次講座(培訓班);組織委員參加自治區、市人民政協理論與實踐研討活動,征集報送參賽論文9篇;組織編寫新聞、信息和社情民意,在《河池日報》《廣西政協報》等媒體刊發稿件36篇;組織開展巴馬政協成立30周年書畫攝影展,展出作品90幅,組織委員參加自治區、市政協舉辦的“紀念政協成立65周年書畫展”,有15幅作品入選收藏;編撰出版了紀念政協巴馬瑤族自治縣委員會成立30周年《風雨同舟·唱響壽鄉》一書。
扎實開展“兩項活動”。在“關注民生委員行動”活動中,聯系籌措資金35萬元,為群眾辦實事56件;在“下基層,訪委員”活動中,先后走訪委員120人次,為委員辦實事12件;組織全縣政協委員開展“愛心捐助”活動,資助西山鄉幼兒園31名特困學前兒童1年的營養早餐;聯系香港愛心人士捐資4萬元,資助西山鄉50戶瑤族特困戶購買化肥管護核桃幼樹。
民主監督取得新進展。對縣委重要工作的10件提案,確定為政協班子重點督辦提案,對八屆四次會議以來的32件提案,立案31件,立案率97%,落實到19個單位辦理,辦復率100%;同時,把政協民主監督同黨委的紀律監督和政府的行政監督結合起來,邀請縣委、縣政府領導及縣紀委、監察局和人民檢察院等相關部門領導參加政協常委會議,通報經濟社會發展、黨風廉政建設等工作情況;2014年共委派36名政協委員到人民法院等部門擔任特邀監督員,積極支持委員參與縣委、縣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各種測評會、座談會、庭審旁聽等活動。
參政議政取得好成果。先后開展了關于“優化國際旅游區人文環境建設”、“借鑒學習多類型工業園區建設發展經驗”、“發展壯大我縣特色長壽食品產業”和“農村宗教事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等4個專題調研,并提出了相關15條意見建議,得到相關部門的肯定和采納;組織委員開展了“關于我縣城鎮化建設提質發展情況”等5次視察活動,積極配合全國政協“盡快出臺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專題調研,協助自治區、市政協做好“關于河池市城鎮化建設提質發展情況”專題調研。
積極主動參與全縣的中心工作。按照縣委分工,該縣政協主要領導具體負責城鄉建設工作組工作,常委會其余領導也緊緊圍繞重大項目推進工作,主動作為,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在城市整體規劃修編、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縣城入道口改造工程、巴馬至大化、平果二級公路建設、甲篆至水晶宮公路建設等重大項目推進中,協調解決項目開工及建設過程中碰到的困難和問題;圍繞群眾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深入基層,積極開展“五大工程”深化年、“美麗巴馬·清潔鄉村”、核桃管護、庫區網箱整治、盤陽河流域的“兩違整治”和開發扶貧等工作。 (許泰文李仕軍)
編輯:薛鑫
關鍵詞:廣西巴馬政協 創建學習型隊伍 政治協商 民主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