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文件>履行職能履行職能

讓委員把握“上情”掌握“下情”了解“外情”

2015年06月03日 08:58 | 作者:毛濤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政協委員無私奉獻、積極履職,是政協組織發揮作用的關鍵。加強政協機關服務工作,提高為委員履職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是發揮委員主體作用的重要條件。政協機關應積極探索利用“互聯網+”,進一步拓寬委員知情渠道,及時為委員提供履職所需的各類信息,讓委員把握“上情”,掌握“下情”,了解“外情”。

  讓委員及時把握“上情”

  由于信息來源有限,導致委員對政府工作情況不了解,影響履職成效。雖然各地政協組織建立情況通報制度,定期或不定期邀請黨政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向委員通報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和重點工作推進情況,但還存在委員覆蓋面有限、信息通報不及時的問題,而且委員個人收集這方面信息的渠道也有限,使委員在履職過程中因對部門工作信息掌握不全而降低履職效果。為使委員及時了解各部門工作情況,建議由各地黨委、政府辦公廳(室)牽頭,政協機關配合,建立部門工作信息推送制度,仿效手機報的形式,由各部門將工作簡報及時推送給全體委員,保證信息的時效性,并做到覆蓋全體委員。同時,相關部門還可以根據委員界別和研究方向,為委員提供個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務,滿足委員對掌握信息的需求,最終形成讓部門為委員提供信息,委員給部門獻計謀的良性互動模式。

  讓委員充分掌握“下情”

  扎實掌握基層情況和了解群眾合理訴求,是政協委員履職的重要基礎,是委員建言獻策的前提條件。為了使委員能充分掌握社情民意,建議在進一步做好人民政協宣傳工作的同時,建立社情民意收集的網絡平臺,解決社情民意從群眾到委員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可以將全體委員的簡要信息特別是正在調研或關注的課題公布在平臺上,使群眾在平臺上有針對性地向委員反映情況,平臺將群眾留言發送至委員手機,委員根據反映的情況進行回復,實現群眾與委員“P2P”式的溝通。同時,政協機關可以在其中引入委員履職評價機制,對委員的回復情況及回復質量進行評價,并將結果錄入委員履職評價系統。

  讓委員全面了解“外情”

  全國政協及地方各級政協組織,每年均會組織多場調研視察活動,形成一批研究成果,但研究成果除報送當地黨委和政府,為決策提供參考之外,沒有實現全國政協與地方政協、地方政協之間的研究成果共享機制。而政協委員就某個課題開展研究前恰恰需要全面掌握各地的有關情況。為實現政協組織調研成果共享,希望建立政協組織的調研成果共享機制,將全國、省、市、縣政協歷年的調研成果及委員個人的研究成果全部錄入進去,各地最新的調研成果及時上傳,形成全國政協系統的研究成果資料庫,使各級政協委員開展調研視察之前都可以方便快捷地查閱到相關研究成果,互相借鑒,有利于政協委員提出更具含金量的意見建議,提升調研視察成效。

 ?。ㄗ髡邌挝唬航魇≌f辦公廳)

編輯:付鵬

關鍵詞:政協委員 政協組織 政協機關工作 履職能力 委員知情渠道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五月天婷婷狠狠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不卡 | 听筒婷婷色色激情五月 | 日本一道久久精品国产 | 日韩中文字幕理论在线 | 亚洲日韩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