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糧集團的國際化之路
新華社北京6月2日電(記者 于文靜) 端午節臨近,在中糧我買網上,美國黃色車厘子、澳洲牛排、法國紅葡萄酒、北歐三文魚等海外直采食品和國內優質農產品,銷量不斷增加。在這背后,中糧集團國際化的采購和物流能力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近年來,中糧將企業發展與世界糧食、食品供需形勢連在一起,通過加快國際化戰略布局,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著力成為“國際大糧商”。
?。玻埃保茨?,中糧并購世界兩大糧食企業引起業內關注。中糧聯手厚樸投資、國際金融公司、淡馬錫、渣打私募股權投資等財務投資人,收購尼德拉和來寶農業兩家企業各51%的股份。尼德拉和來寶農業主要資產分布在巴西、阿根廷、黑海地區、印度尼西亞等糧油核心產區。
“中糧通過并購來寶和尼德拉,成為全球前列的糧食企業,實現了在南美洲、北美洲、歐洲、亞洲等地的整體布局。”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據介紹,目前,中糧總資產超過700億美元,倉儲能力1500萬噸,年加工能力8400萬噸,年港口中轉能力4400萬噸。資產和機構覆蓋60多個國家和地區,業務涉及140多個國家,在海外有1萬多名員工。同時,擁有包括種植、采購、倉儲、物流和港口在內的全球生產采購平臺和貿易網絡。
“過去我們買大豆,是在北京朝陽門打電話,今天則是通過尼德拉在阿根廷一線直接從農民手中買到,大大提升供應鏈效率,提高對中國糧食安全和供應的保障。”寧高寧說。
據了解,目前中糧正在對相關業務進行整合。整合后,中糧將在全球糧食原產地和擁有糧食最大需求增量的亞洲新興市場之間建立穩定的糧食走廊。上游糧食供應能力可與國內港口碼頭、加工物流、品牌渠道結合,打通全球糧食產地到中國消費者的糧食通道。
一方面,中糧的新國際化之路為中國糧食供給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中糧積極參與國際糧食貿易,提升產業鏈效率、降低成本,惠及其他國家消費者,著力在合理分配全球糧食資源中發揮作用。
“現在,中糧在海外經營的業務量已經超過國內的量,變成一家中國人控制的國際化企業,不僅為中國采購糧食,而且可以把南美的糧食賣到歐洲,把黑海地區的糧食賣到亞洲。”寧高寧說,中糧已實現將巴西的豆油銷售到印度,將阿根廷的豆粕銷售到印度尼西亞,把捷克的小麥銷售到英國。
“未來我們希望把全球化產業鏈建立起來,把全球質量最好、價格最低的糧食等農產品,用最有效率的物流、加工和服務,形成消費品,供應到所需要的國家,努力使中糧成為具有真正規模實力、運營實力、財務實力和競爭力的國際化公司。”寧高寧說。
中糧的發展是中國品牌走向國際的縮影。寧高寧表示,中糧品牌“走出去”,既緊密依托中國發展步伐加快,又受到自身業務和價值鏈的驅動。
“過去中糧僅僅服務于中國市場,今天的‘走出去’,是價值鏈的延伸,把海外產地采購、物流加工和中國連在一起。其中,有價值的創造,有更多的客戶和消費者,在全球價值鏈上有比較強的定價、競爭能力,品牌影響將更大。這也是中國品牌走向國際的過程。”寧高寧說。
編輯:水靈
關鍵詞:中糧集團 國際化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