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明星私募調倉路線圖:牛市下半場布局科技消費股
在昨日上證指數震蕩站穩4500點之際,創業板指、中小板指卻收出一個并不好看的“上吊線”,用“步步驚心”來形容當下股民的心情并不為過——“滿倉”待漲,卻又時常擔心劇烈調整來不及減倉。
不過,記者近日接觸的星石投資、千合資本等明星私募卻對此并不擔心,他們認為,市場高位震蕩并不改牛市基調,但牛市上半場的“指數行情”接近尾聲,而結構分化的牛市下半場仍在繼續。在牛市下半場,如何捕捉結構性的板塊和個股,更考驗上述私募的智慧。
牛市進入下半場
“本輪牛市可以分為上下兩個半場——資金驅動的上半場和業績驅動的下半場。而現在仍處于資金驅動的牛市上半場,所以現在開始擔憂還為時過早。”上周接受記者采訪時,星石投資總裁楊玲對市場高位震蕩并不擔心。
楊玲判斷的基本邏輯是:中性偏松的貨幣政策、改革預期持續向好和債務配置大幅降低經濟風險,以及大類資產持續向股市轉移。預計四季度,經濟有望好轉,企業凈資產收益率在提升,制度改革將見成效,股市還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無獨有偶,在25日出席第三屆錢景財富盛典上,王亞偉擔綱的千合資本基金經理崔同魁也明確表露了對時下市場的看法。“第一波從2000點到4000點每個人都是賺錢的,下面進入寬幅震蕩,會把好不容易賺的錢虧掉”。
通過回顧A股歷史上的四輪大牛市,崔同魁發現大牛市都有三個共同的基因:流動性、基本面和政策面,至少兩者共振才會出現持續半年以上的行情,這一輪牛市正是在政策面和流動性兩者共振的基礎上產生的大牛市。
對于本輪牛市的上漲邏輯,楊玲也不諱言這與政策有關。“目前,管理層對資本市場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定位,那就是肩負著帶動經濟轉型的重任。所以,管理層對股市的呵護意圖是十分明確的。”
讓市場備受關切的是,本輪市場持續“天量”能否延續?上述私募認為隨著近期銀行資產證券化注冊制的出臺、央行再次降準以及降息的預期加大等消息面,為股市帶來更多利好,注入了更多的流動性,帶來了更多的增量資金。
明星私募的調倉路線
在去年市場仍沉浸在熊市思維時,楊玲團隊就率先提出“賣房買股”、“滿倉操作”的驚人之語。與此同時,自王亞偉“奔私”成立千合資本后,也曾多次表露看好A股,明星私募的建倉調倉的一舉一動都備受市場關注。
據楊玲透露,目前仍“滿倉操作”,但持倉結構已由金融地產股調整為“科技為主、消費為輔”。千合資本基金經理崔同魁稱指數將寬幅震蕩,但互聯網泡沫短期不會破滅,只能“且行且珍惜”。
“今年一季度,我們果斷調倉,拋掉金融地產等周期板塊,加倉科技和消費板塊,隨后A股開啟了顛簸模式,但是我們提前部署的互聯網、傳媒等科技板塊股票表現很好。”楊玲稱。
談及目前的倉位情況,楊玲透露稱目前仍“滿倉操作”,消費板塊景氣度持續上漲,二季度的投資機會在消費板塊,尤其是新興消費。而從微觀層面來看,傳統消費已出現異動。
以白酒行業為例,春節后主流白酒價格意外堅挺,讓一二線酒企普遍收獲10%到30%的收入增長。類似的還有養殖業,母豬存欄持續創歷史新低,未來一年豬價走勢比較樂觀,消費板塊值得提前布局。
“綜上來看,從藍籌股來說,第一階段已經基本結束,第二階段重點是新的熱點的板塊或者個股的機會。”崔同魁如此表示。
談及本輪牛市的最耀眼的互聯網概念,崔同魁認為,互聯網泡沫短期不會破滅,一是互聯網已變成了一個工具,對各個行業在進行改造,其帶來的盈利爆發性增長會支撐市值的上升;二是現在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一定會刺激新的創新企業大量催生;三是資本市場會給互聯網公司比較高的市盈率。
編輯:羅韋
關鍵詞:牛市 消費 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