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任仲平:莫讓“三個倡導”變成浮泛的口號

2015年04月20日 23: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原標題:人民日報任仲平:凝聚當代中國的價值公約數(shù)——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有些問題,越細想越覺得回味悠長。

  有人好動,有人好靜。有人生性溫和,有人脾氣火爆。有人喜愛熱鬧,有人享受獨處。有人煙酒不沾,有人無肉不歡……這個世界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與人更是千差萬別。是什么將這些個性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體,擁而不擠?又是什么讓你的思緒貫穿歲月,與不曾謀面的古人心意相通?

  價值觀的力量,比生存的需要更崇高,比血濃于水的親情更博大,它為人生賦值、為社會定規(guī)、給國家賦形。有什么樣的核心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國家、社會和公民,就有什么樣的取向、路徑和行動。

  也門紛飛的炮火中,中國外交官冒著危險奔波協(xié)調,中國海軍艦艇編隊穿梭在亞丁灣海域,將613名中國公民、279名外國公民安全撤離。“我們牽掛著每一個人”,那一刻中國的宣示,詮釋了一個國家的價值底色。

  戶籍制度改革試水、司法制度改革破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快、鄉(xiāng)村教師支持計劃推進……兩年多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改革舉措,為的是增進人們的安全感、歸屬感和獲得感。讓每個人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折射著一個社會的價值取向。

  “感動中國”人物刻畫當代中國的價值年輪。“一句囑托,許下了一生”的于敏,化名“炎黃”行善27年的張紀清,守望39年照顧困難鄰居的鄭州隴海大院愛心群體……人與人之間心心相印,讓“共同體意識”漸漸回歸。從對待自己到對待他人,體現(xiàn)了每個公民的價值選擇。

  這些新聞之所以讓人有所感、有所思,正是因為它們直指我們心中的價值命題:什么樣的中國,才是我們引以為豪的偉大國家?什么樣的社會,才是令人向往的理想家園?什么樣的人生,才有內心的安寧和恒久的幸福?

  “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八大勾繪出國家的價值內核、社會的共同理想、億萬人民的精神家園,成為當代中國精神世界的“價值公約數(shù)”。近日,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印發(f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動方案》,以15項重點活動舉措,架起核心價值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眾的橋梁。

  從倡導到踐行,從理念到行動,十三億中國人將在十二個詞、二十四字劃定的價值航標指引下,書寫時代交給我們的考卷。

  (二)歷史從哪里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里開始。

  這是一場激烈的競爭。“柏林墻倒塌之前,已被西方的電視和電影鑿得千瘡百孔”,提出“軟實力”概念的學者曾如此描述價值觀的較量。近年來,西亞、北非、中亞,一些國家動蕩的背后,也正是意識形態(tài)的交鋒。一個真正的大國,不是靠賣產品給世界就可以的,它更需要在思想理念、價值觀念上,擁有影響這個世界的力量。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競爭,我們應該怎樣鍛造文化軟實力,確立自己的“國家哲學”?

  這是一個尷尬的現(xiàn)實。“發(fā)展的列車匆匆駛過精神的站臺,現(xiàn)實的變化把心靈的地圖拋在身外”,詩化的語言,道出令人痛心的“價值失落”。舌尖上的安全屢屢失守,腐敗蔓延侵蝕社會信任,甚至連老人摔倒扶不扶都成了問題。輝煌成就與成堆問題共存、社會進步與社會弊病并生、社會和諧與精神失衡同在,我們需要確立怎樣的價值航向,讓億萬人民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

  這是一種糾結的處境。我們這個時代,既有郭明義的濃濃愛心,也有炫富女的空空靈魂;既有支教畢業(yè)生扎根基層的奉獻精神,也有“寧在寶馬里哭,不在自行車上笑”的價值錯亂。生活的日漸富裕,并未自動引來幸福的敲門,卻讓一些人感到精神的空虛、思想的迷茫。面對消費主義、拜金主義、物質主義的沖擊,我們該如何解開“口袋滿當當、腦袋空蕩蕩”的困惑,在改造物質世界的激昂樂章中唱響精神之歌的主旋律?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精神,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價值。在當代中國,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應該堅守什么樣的核心價值觀?

  (三)從“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到“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核心價值鍛造,一直是我們黨執(zhí)政的重要內容、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取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最大氣磅礴的書寫,源于精神;最令人振奮的變化,始自人心。作風建設與反腐倡廉雙管齊下,深化改革與厲行法治兩翼齊飛,不僅在現(xiàn)實中講述了又一個“春天的故事”,更在精神上催動了又一次嶄新的覺醒。

  從輿論對強力反腐的一致點贊,到三個國家紀念日的全民參與,國家的價值導航更加明確;從對暴恐活動同仇敵愾的打擊,到對呼格案全面深刻的思考,社會的共識引領更加有力;從堅持公立醫(yī)院公益性定位,到名牌高校降分特招農村娃,深化改革的各項舉措,給予夢想更大的空間,也讓個人的信仰驅動更加強勁。新的社會氣質正在涵養(yǎng),新的時代精神正在呈現(xiàn),中國的價值重整迎來了一個關鍵性拐點。

  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在北京大學提出青年要在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上下功夫,在上海考察工作時強調“貴在堅持知行合一、堅持行勝于言”,在北京民族小學寄語孩子們記住要求、心有榜樣、從小做起……習近平總書記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提升到了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高度,強調中國夢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價值體認和價值追求”。

  人生需要信仰驅動,社會需要共識引領,國家需要價值導航。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勾畫的正是人生奮斗的夢想之舵、中華民族的精神之鈣、當代中國的興國之魂。

  (四)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這個概括,實際上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

  富強好比國之脊梁,挺起國家的腰桿,護衛(wèi)民眾的福祉。舊中國積貧積弱,備受列強欺凌,實現(xiàn)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成為近代以來中華兒女最強烈、最執(zhí)著的愿望追求。

  我們倡導的富強,是人民共同富裕和國家繁榮強盛的有機統(tǒng)一,是和平發(fā)展與共享共贏的嶄新模式。“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不僅體現(xiàn)在最終能夠創(chuàng)造比資本主義更發(fā)達的生產力,更體現(xiàn)在讓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中國現(xiàn)在不稱霸,將來強盛起來也永遠不稱霸”。我們追求的富強,不崇尚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不認同“國強必霸”的陳舊邏輯,而是希望與世界各國和睦相處、和諧發(fā)展,共謀和平、共享和平。

  民主如同國之經絡,疏通國家的肌體,協(xié)調政治的機能。作為一種政治實踐、價值理念,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

  我們倡導的民主,是真實的民主,沒有門檻,不受財產、地位、民族、性別、宗教等因素限制,使每個人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權利;是廣泛的民主,絕不以犧牲多數(shù)人利益為代價來保護少數(shù)人的利益,同時又尊重和照顧少數(shù)人,充分反映和協(xié)調各方面的意愿和利益;是高效的民主,既真切全面地反映人民意愿,又致力于盡快形成統(tǒng)一意志、統(tǒng)一行動,以解決實際問題;是豐富的民主,不僅有選舉民主,還有協(xié)商民主、基層民主,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

  文明就像國之大廈,凝結民族的追求,鑄就國家的強盛。“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正是薪火相傳的文明火種,孕育了泱泱中華五千年文明古國。“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文明折射國家發(fā)展的境界、社會進步的狀態(tài)。

  我們倡導的文明,是以道路選擇、理論指引、制度建構,追求全方位的發(fā)展與進步。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讓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tài)文明和制度文明有機統(tǒng)一;堅持開放包容的創(chuàng)新姿態(tài),將古今中外一切優(yōu)秀文明成果兼收并蓄。既不推崇“西方文明至上論”,也不搞“歷史虛無主義”;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和諧好比國之氣血,為社會補給能量,給國家增強活力。天人合一、協(xié)和萬邦、和而不同,和諧蘊含了中國人的生存智慧,體現(xiàn)著中國人的精神基因,也昭示著中國人的社會理想。

  我們倡導的和諧,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有機統(tǒng)一。和諧的中國,是民主與法治相統(tǒng)一、公平與效率相統(tǒng)一、活力與秩序相統(tǒng)一、人與自然相統(tǒng)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和諧的中國,秉持世界持久和平的理想,心系人類共同繁榮的命運,擔當永續(xù)發(fā)展的歷史責任。

  (五)如果說現(xiàn)代國家作為一種政治存在,更多以整體、宏觀的形式體現(xiàn)其意志,那么社會便是以更為“民間”的方式結構著億萬民眾、用眾人“約定”的價值蔭庇每一個人。

  自由是社會活力之源,也是社會主義的價值理想。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是社會主義區(qū)別于其他社會形態(tài)的本質屬性。

  我們倡導的自由,不是少數(shù)人的、形式上的、虛偽的自由,而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實質上的、真實的自由;不是凌駕于社會利益之上的、絕對的個人自由,而是受到法律和規(guī)范制約、權利和義務對等的自由;不是超越發(fā)展階段和現(xiàn)實承受能力的自由,而是與一定的經濟社會發(fā)展條件相適應的自由。社會主義的自由,不只是追求物質生活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保證人民充分享有發(fā)展自我、實現(xiàn)自我的機會,使每個人都能人生出彩、夢想成真。

  平等是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壓艙石,它標注了調整社會關系的基本尺度。“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中國這樣一個曾經有過幾千年封建專制制度的社會,對平等的渴望和呼喚,是人心深處最為激越的力量。

  我們倡導的平等,是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平等,不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絕對平均主義;是實實在在的平等,不是落在法律字面上的“形式上的平等”。是要讓人人都能公平行使社會權利、履行社會義務、分享社會成果,政治上平等參與、經濟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進步。

  公正是捍衛(wèi)權利的天平,它是衡量社會發(fā)展的價值準繩。古往今來,人類追求的幸福生活,只能建立在公平正義的基礎之上。社會主義正是在資本主義不公正的廢墟上誕生的,公正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內在要求,集中體現(xiàn)著社會主義的制度優(yōu)越性和道義感召力。

  我們倡導的公正,不只是強調機會平等和程序正義的公正,而是兼顧結果正義,體現(xiàn)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各個層次、各個方面的公正。社會主義社會的各項制度安排,是要將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盡最大努力實現(xiàn)人民的愿望、滿足人民的需要、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

  法治是社會保障之盾,也是現(xiàn)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只有當法治成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自由、平等、公正才會有安全的避風港。

  我們倡導的法治,不是片面強調司法獨立、推行三權分立,更不是對資本主義法治理念的照抄照搬,而是立足中國的社會現(xiàn)實和文化傳統(tǒng),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tǒng)一。社會主義法治,不是廣場上的雕塑、櫥窗里的花瓶,而是運用人民賦予的權力,體現(xiàn)人民意志、保護人民權益,讓法治成為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安定有序、人民安居樂業(yè)的堅強柱石。

  (六)公民作為社會和國家的細胞,一言一行,匯聚成大千世界的經緯;愛憎取舍,勾勒出大地山川的色調。

  愛國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建立起公民與祖國最牢固的情感紐帶。“誰不屬于自己的祖國,那么他也就不屬于人類。”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愛國主義傳統(tǒng)。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是每一個公民的起碼道德,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文化基因。

  我們倡導的愛國,就是把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同推動國家的繁榮發(fā)展對接,把人生意義的提升同增進最廣大人民的福祉相連,不斷加深對祖國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的認同,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就是讓個人夢想與國家夢想緊密結合,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好,把我們的民族發(fā)展好。

  敬業(yè)是職業(yè)道德的靈魂,它為個人安身立命奠定基礎,為社會發(fā)展進步注入活力。正是依靠敬業(yè)奉獻,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明。敬業(yè)樂業(yè)的民族,必定是令人肅然起敬的民族;缺乏敬業(yè)精神的社會,難免被人詬病和輕蔑。

  我們倡導的敬業(yè),就是要增強事業(yè)心和責任感,追求崇高的職業(yè)理想,激發(fā)積極進取的奮斗熱情,秉持認真負責的職業(yè)態(tài)度,鍛造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就是要讓敬業(yè)成為實現(xiàn)夢想的動力之源,以那么一股子干勁、拼勁、闖勁,續(xù)寫中國奇跡,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開創(chuàng)美好未來。

  誠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既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線,也是社會運行的基本條件。現(xiàn)代社會不僅是物質豐裕的社會,也應是誠信有序的社會;市場經濟不僅是法治經濟,更應是信用經濟。“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失去誠信,個人就會失去立身之本,社會就會偏離運行之軌。

  我們倡導的誠信,就是要以誠待人、以信取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激發(fā)真誠的人格力量,以個人的遵信守諾,構建言行一致、誠信有序的社會;激活寶貴的無形資產,以良好的信用關系,營造“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風尚,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友善,是公民德行的陽光,它為人際關系注入正能量,為社會和諧提供潤滑劑。現(xiàn)代社會與傳統(tǒng)社會的顯著區(qū)別,就是人與人的交往突破了血緣地域的限制,構建起一個“陌生人社會”。在這樣的社會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親善、互助、友愛變得尤為珍貴。

  我們倡導的友善,是愛心的外化,是與人為善、與物為善。善待親人以構建和諧家庭關系,善待他人以構建和諧人際關系,善待萬物以形成和諧自然生態(tài)。“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內皆兄弟”,廣聚愛心,樂善好施,讓世界充滿愛,是友善的理想境界。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三個倡導,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成為我們時代價值的最大公約數(shù)。

  (七)這個公約數(shù),有著幾千年中華文化血脈的滋養(yǎng)。“茍利國家生死以”“留取丹心照汗青”,濃厚的愛國情感,昭示忠誠堅貞的理想信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堅韌的意志品質,寫照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內不愧心”,坦蕩的情懷胸襟,彰顯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不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看不到跨越時空的精神傳承,就無法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深厚的文化基因。

  這個公約數(shù),有著上百年不懈追求的答案。突遇“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百余年的上下求索必然伴隨精神的重塑。黃花崗下,“碧血橫飛,浩氣四塞”;五四運動,“德先生”“賽先生”啟蒙中國;抗日救亡,“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多少仁人志士,呼喚的是國家富強、民族獨立,期待的是人民自由、社會團結。看不到這樣的沉淪與奮進、屈辱與反抗,就無法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這個公約數(shù),有著90多年社會主義探索實踐的結論。開天辟地,上海石庫門點燃信仰的燎原火種;驚天動地,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進軍”書寫意志的豪邁史詩;艱苦奮斗,延安新風尚刻畫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解放思想,改革新征程書寫當代中國的不朽傳奇……看不到這樣的追求和探索、苦難與輝煌,就無法理解萌芽于德國的共產主義思想種子,為何會在中國人的心靈中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

  恰似百川歸海,一個時代的精神中,有著昨天的思考、今天的探求和明天的希冀。人類文明史上,可能再沒有哪個國家像近代的中國一樣,經歷如此巨大的心靈沖擊與精神變革;也再沒有哪個民族像中華民族一樣,在不斷的挫折和磨礪中,鍛造屬于自己的價值理念與精神圖景。在邁向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上,一個答案日漸清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標定了我們國家與民族的未來航向。

  (八)然而,價值觀建設樹立的是理想信念,界定的是良莠是非,關涉的是世道人心,有其自身的特殊規(guī)律,不可能一蹴而就。

  歷史地看,任何一種主流價值觀念的確立,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間還不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所有描述,強調的都是“心向往之”的價值取向。實現(xiàn)“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價值,還需要我們沿著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五個向度孜孜以求、不懈奮斗;體現(xiàn)“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價值,需要我們針對社會基本原則、根本規(guī)則,推動與時俱進的制度設計和價值導引;踐行“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個人價值,需要我們不斷校正人生坐標、付諸實際行動。在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的過程中,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需要貫穿始終。

  與改革前30年的物質重建一樣,在“頂層設計”劃定之后,精神的重塑需要億萬群眾的參與。這難以按“計劃”推進,難以靠“指令”完成,也無法靠“市場”實現(xiàn),必須依靠從上到下的倡導、從點到面的踐行。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不在培育和踐行之間建立可靠的聯(lián)系,“三個倡導”很可能變成浮泛的口號。如果要發(fā)展不要環(huán)境、講政績不講民生,公眾會怎么理解富強文明?如果辦事情都得找關系、打官司也要走后門,老百姓又從何感受平等公正?夯實“三個倡導”的社會基礎,必須關切人們的利益訴求和價值愿望。只有把核心價值落實到經濟發(fā)展和社會治理中,才能形成有利于弘揚核心價值觀的政策導向、法治環(huán)境和體制機制,不斷增強核心價值觀的向心力和感召力。

  個人層面的價值實踐,是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前提。當我們扼腕于社會轉型期的“人心不古”、喟嘆市場經濟對精神世界的巨大沖擊之時,別忘了每個人都是文明的使者。公務員為群眾辦好的每一件實事,是敬業(yè)的詮釋;商家為消費者提供的每一件商品,是誠信的代言;看見需要幫助的人熱心上去搭把手,是友善的暖流……每個人擔負起一分道德責任,社會的道德水準就因此而托起一分。讓《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動方案》體現(xiàn)在每一次選擇、每一個行動中,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才能塑造出理想的國家、和諧的社會、完善的個體。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此言擲地有聲,發(fā)人深省。

  (九)有三個問號,一直縈繞于國人的內心深處。

  一是梁啟超之問:鄭和下西洋乃“有史來最光焰之時代”,為什么“鄭和之后,竟無第二之鄭和”?二是李約瑟之問:為什么近現(xiàn)代科技與工業(yè)文明,沒有誕生在當時世界科技與經濟最發(fā)達的中國?三是黃炎培之問:如何找到一條新路,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

  三個問號,雖指向經濟、文化、政治的不同維度,卻有一個共同的內涵: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民族與世界的沖突與對撞、融合與再造中,中國人如何重建自己的精神世界?

  中國的崛起——這個被稱作“21世紀最激動人心的大事”,不僅是物質財富的積累、制度模式的創(chuàng)新,更是中華文化的弘揚、價值體系的重塑;不僅會書寫舉世矚目的“中國故事”,更將鑄造打動人心的“中國精神”。

  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現(xiàn)代化探索,創(chuàng)造了30多年經濟騰飛的奇跡,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一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億萬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公民,一定能讓古老的中華民族踏上豪邁壯闊的征途,迎來偉大復興的前景。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20日 02 版)

編輯:曾珂

關鍵詞:凝聚當代中國的價值公約數(shù)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一区不卡高清更新二区 | 在线观看黄AⅤ免费观看 | 亚洲激情小说在线 |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 中文字幕日韩理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