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藥價任性“滾雪球”是醫改之痛
“看病貴”不是小編一個人的感覺,湖北省社科院院長宋亞平感冒掛了三天藥水,支付了1200元藥費,在驚訝同時,他暗自調查發現,所用藥品價格“水分”大的離譜,出廠僅10元的藥品在醫院開售達到192元,足足是出廠價的19倍。(2015年3月27日 彭拜新聞網)
新醫改盡管已走過6個年頭,但“看病貴”卻依舊是讓老百姓頭疼的大問題。感冒掛了3天水,竟花了1200元,所用藥品價格“水分”大的離譜,出廠僅10元的藥品在醫院開售達到192元,足足是出廠價的19倍。藥品加價咋就如此“任性”?層層“滾雪球”是醫改之痛。
藥品價格是醫療改革核心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只有將藥品價格真正降下來,“看病貴”的難題才有希望得到破解。而此前及進行中的藥品“零差價”,僅是從醫院層面讓利于患者,看來并沒有從根本遏制住醫院采購前的加價問題。也就是說,藥品從出廠到醫院采購前這一區間,可能還是個盲區,存在層層加碼的現象,有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利潤空間。一些原本價格并不太高的藥品,在倒騰中水漲船高,讓患者難以接受。10元20元的藥品,搖身一變就是上百元乃至數百元,這就會使患者往往不堪重負。
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實問題,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若不能得到很好解決,醫改就難有美好的前景。雖然注入大量醫療資金,那也等于白忙活,只能是肥了藥企以及流通環節的腰囊,患者并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惠。可見,控制藥品價格不僅要看好醫院,更要從源頭上堅決控制藥品價格,防止“虛高”,擠干其過多的水分。筆者認為,一是減少藥品采購的中間環節,實現醫院與藥企間的對接,促進藥品價格的合理歸位;二是將藥品利潤控制在一個合理范圍,這就需要加強對藥企的管控,實現藥品成本及銷售價格的公開透明。因為,藥品不同于一般商品,作為藥企更要有社會擔當,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要有悲憫之心。
當然,并非是強迫藥企搞慈善,畢竟藥企在市場競爭中首先是生存,然后才談得上發展并回饋社會,不賺錢的買賣恐怕誰都不干,控制藥價也不等于一味打壓藥價,合理的利潤要得到尊重與保護。但需要強調的是,對于哄抬藥價則要實行零容忍,即使會觸及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也要果斷下刀。
編輯:水靈
關鍵詞:藥價任性 滾雪球 醫改之痛 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