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跨境電商成競爭新領域
1月23日,廣州首家跨境電商實體店開業,短短兩小時內吸引了超過5000名市民血拼搶購,商場內電梯一度被人群逼停,因為被圍得水泄不通,商店不得不分批放行。
實際上,免稅店、保稅直營店、進口商品零售點早已出現,但或因面向群體限制,或位于相對偏僻的保稅區內,或位于機場內,這些購物形式始終沒有普及開來。此次保稅店搬出了保稅區,直接搬到了城市CBD區域,這意味著跨境電商的形態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
與此同時,電商巨頭也在加快跨境電商的布局。2014年,被阿里定義為全球化元年。基于國內消費者對海外商品的旺盛需求,電商巨頭紛紛扎堆跨境電商。2014年,天貓國際正式上線,京東也推出海外購頻道;蘇寧、1號店、聚美優品等國內電商紛紛涉足。
1月27日,亞馬遜中國總裁葛道遠履新以來首次公開發表署名文章,稱跨境電商是中國電商的新藍海。據悉,2015年,亞馬遜將大幅擴充國際選品、開通更多國際站點,并通過“海外開店”讓更多中國商家走出國門。近日,網易也低調上線自營海外網購平臺考拉海購,并與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由中國外運承擔考拉海購“海淘鏈”中的跨境物流和倉儲環節,由中國外運旗下A股上市公司“外運發展”全權負責具體操作。
事實上,隨著上海、廣東、福建、天津自貿區的逐步開放,給跨境電商帶來無限機遇的同時,也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國外貿的格局。
跨境電商大爆發
2014可以說是跨境電商元年。
2014年2月,天貓國際正式上線,雙11期間,全世界一共有217個國家和地區在阿里巴巴平臺上完成在線交易,像美國零售商Costco在天貓國際新開的旗艦店,一度引爆了內地消費者對海外食品的強勁需求;京東也差不多同時低調推出海外購頻道;8月,亞馬遜以上海自貿區為入口,引進了全球產品線;蘇寧、1號店、聚美優品等國內電商紛紛涉足。快遞物流方面,10月韻達涉足中美海淘及轉運市場;12月中國郵政和亞馬遜全面啟動戰略合作,與此同時申通開通專線覆蓋日本全境。
從政策上看,2014年3月,海關發文《跨境電子商務服務試點網購保稅進口模式問題通知》正式確立了跨境電商發展方向。
以此次海關發文為節點,跨境電商開啟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實際上,在此前跨境電商已經成型,就是之前的‘海淘+代購’模式,而從此次海關發文開始,跨境電商開啟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張周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中國消費者有著龐大購買力,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和全球經濟的互聯互通,消費者對于商品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已經不局限于以價格為導向的銷售模式,而是渴望更多擁有高品質和良好購物體驗的購買方式。通過跨境電商,人們可以方便地購買到世界各地的物品,進一步打破了電商的地域限制。”跨境電商平臺跨境淘網站一位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跨境電商興起可以歸結為三點:豐富的商品、更低的價格和更高的品質。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在3萬億元左右,其中跨境零售約3000億元。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平臺已經超過5000家,企業超過20萬家。
而商務部公布的全球貿易格局報告中預測,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將增長至6.5萬億元,年增速超30%。更有分析預測,到2018年預計中國電商在跨境電商領域交易額將達到全球的50%。
有業內專家認為,隨著我國中產階層人群不斷攀升,國內消費者對海外商品的需求愈加強烈,加上對跨境網購認識的逐漸普及和深入,進口電商的市場滲透率和市場規模將會在未來幾年迅速上升和擴大。而跨境電商的發展,意味著國際貿易格局被互聯網重塑,從目前的發展來看,我國已經搶得跨境電商先機并且成為貿易增長新支點。
葛道遠在署名文章中也表示,隨著諸多電子商務企業進軍國際市場,中國正在逐步走向全球價值鏈的高端,跨境電子商務將成為中國參與世界貿易的新亮點,也將轉變中國貿易結構和消費方式,整體經濟由此從消費經濟過渡到信息經濟時代。
物流成最大挑戰
對于2014年剛起步的中國跨境電商來說,目前尚未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無論是阿里、亞馬遜中國,還是京東、蘇寧、1號店等都在加大對跨境電商業務的投入。
有業內人士認為,下一步,跨境電商競爭的焦點將轉移到物流供應鏈的解決方案上,如果無法實現有效的跨境供應鏈管理,消費者利益就難以得到保障,市場就難以做大。
根據《跨境電子商務服務試點網購保稅進口模式問題通知》精神,品牌商必須在中國國內設立公司實體、完成中國海關和質監部門備案要求之后其商品方可在個人網購包稅進口渠道中暢通無阻。目的在于:第一保障中國消費者權益,進口產品質量問題以及糾紛將就地向其經銷商國內實體進行追責;第二降低通關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備案完成后海關質檢部門將按照既定規則監控個人網購進口渠道貨物,專規專管清晰明確。
這也意味著,在貨源與渠道納入國家監管之后,跨境電商的競爭將轉移到物流供應鏈的解決方案上。
有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發了5億~10億個包裹,未來幾年年增長率預估在30%左右。
“到今天為止跨境電商里最大的挑戰就是物流。”蘭亭集勢CEO郭去疾近日表示。他舉例說,中國賣到俄羅斯的包裹,很多是用小包發貨,物流周期要60天至90天,并且沒有跟蹤代碼,而在北京都是次日達、當日達,一天送三次。
他認為,跨境物流跟國內物流最大區別是:沒有哪一家物流公司在全球每一個地方都做到最好;全球各地物流環境不一樣,海關情況也不一樣,在這些實際運營過程中,很多時候要靠長期積累實際數據來理解在什么樣的國家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全球物流商系統流程不是電商能夠量身定做的,需要電商去適應。
目前,跨境電商物流主要有幾種模式,最普遍的就是國際小包和國際快遞;第二種是國際快遞,主要由UPS、Fedex、DHL、TNT四大巨頭包攬;第三種為海外倉。賣家先將貨物存儲到海外倉庫,然后根據訂單情況進行貨物的分揀、包裝以及規模化遞送。雖然解決了小包時代成本高昂、配送周期漫長的問題,但也存在容易壓貨、運維成本高等問題;第四種是跨境專線物流;第五種是國內快遞的國際化服務。
而自跨境電子商務服務試點政策出臺后,又出現了自貿區/保稅區跨境電商平臺。如上海自貿區推出了跨境通,寧波保稅區推出了跨境購等。
有業內人士認為,跨境電商下一步競爭的焦點將集中到物流供應鏈的解決方案上,跨境電商物流“巨變”將至。
編輯:羅韋
關鍵詞:跨境 電商 中國 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