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學區房的“風險”
為了孩子上最好的小學,同事4年前咬牙花高價買了一套二手學區房。為此,他賣掉了原先的房子,并且負債50多萬元——他原先的房子是120多平方米,而購買的二手學區房只有70平方米,與原先的房子相差50平方米,價格卻遠超原先的房子。世事難料。4年后的今天,同事的孩子還沒有小學畢業,原來的學校卻即將搬離。雖然他的孩子還能在原來的小學上學,但同事花高價購買的學區房卻成了燙手山芋。失去了“學區優勢”,原先不愁賣的學區房,現在無人問津,如果想出售,只有降價甩賣一條路。
高價學區房如同一個擊鼓傳花的游戲,前者在別人手中高價購買,當孩子畢業后,再高價轉售給后來者獲取利益,這是學區房高價的“商業邏輯”。一旦無人接盤,最后的接盤者注定虧本。同事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證。
世上本無學區房,優質教育資源集中了,就有了學區房。看看每年考取重點大學的學生比例,從重點中學畢業的學生一定占絕大多數。曾有媒體報道,城市里面的“超級中學”壟斷了一座城市幾乎所有北大、清華等重點大學名額。某種意義上講,兩種教育資源培養的學生,在以成績論成敗的考試競爭中,優質教育資源培養的學生占絕對優勢。
面對這一現實,優質教育資源成為市場香餑餑,學區房價格一路看漲,實在是自然不過的現象。哪個家長不想孩子享受優質教育資源,既然買學區房能讓孩子獲得優質教育,再貴也在所不惜。當學區房與優質教育資源結合在一起,這里的教育資源實質變異成了一種商業資源。誰能優先獲得這一商業資源?什么才是獲得這一商業資源的決定要素?答案不言而喻,是有錢人,是經濟條件。普通人在這場商業資源競爭中,注定處于劣勢。
高價學區房,與其能獲得優質教育資源直接相關,如果這一可能性消失,高價學區房便會隨之消失。這正是學區房的“商業風險”所在。隨著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不斷加大,教育資源均衡發展也在不斷推進,當教育資源均衡化達到一定程度,學區房的價格就會隨之下降。同時,學區房還面臨學校搬遷的“商業風險”,一旦搬遷,原先學區房附載的優質教育資源便不復存在,流失到其他地方。到時,若想賣掉高價學區房,就沒有人會接手了。
隨著接盤的輪番往復,賣房者都要加價出售,學區房價格越來越高,其中的商業風險也越來越大。如果說樓市有泡沫,學區房的商業泡沫無疑最大。因為,學區房的商業價值與其附載的優質教育資源直接掛鉤,而非學區房本身存在的商業價值。一旦“掛鉤”斷裂,學區房的商業泡沫就會破裂。
如今,隨著大學錄取率不斷提升,以及高考改革與時俱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功利性正在被稀釋,學區房附載的優質教育資源的“商業風險”正越來越大。
編輯:水靈
關鍵詞:學區房 風險 高價 當地產邂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