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不要讓標題黨誤讀了“毛驢議案”
日前,在山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代表議案中,出現一則關于毛驢的議案——將毛驢納入家畜補貼范圍。山東省人大代表、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阿膠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秦玉峰提出了一個《關于將草畜范圍由牛羊等擴大至毛驢的議案》,引起較大反響,農戶們也都很期待。(2月1日財經網)
“毛驢議案”有點意思,粗看有點標題黨,而細讀一下,就能體會一名有責任心的人大代表為提價值提案的匠心獨運。
“毛驢”這個常常出現在我國文學作品、成語故事中的物種,現如今,在城市化加快的生活下,最多只與一些美食相關聯——驢肉火燒。因而,當它與嚴肅的政治提案一起出現時,必然會有一絲違和感。
事實上,當市場對美食多樣化的需求不斷增多,而毛驢的非產業化生產致使供需關系出現不平衡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毛驢作為一種在中國瀕臨滅絕的物種,不僅得不到畜養扶持,反而被市場需求推送到屠宰場,加速這個物種滅絕的速度。
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類似于“毛驢”一樣的,國家并無政策扶持,卻被市場廣泛需求的物種比比皆是。雖然我國為豬牛羊等已經配備了相關的養殖政策,但政策的制定本身就該以市場、以社會的動態為依據,“毛驢提案”其實也就是一種呼吁,對于變化中的肉類需求進一步更新與規范。
而像毛驢這些并未列入國家保護動物,卻被虐殺烹飪的物種例如狗類,在未受到專業的管理的背景下,也存在食物安全隱患。回憶SARS的流行,最初就是禍從口入,未經安全檢驗的食物進入餐桌,必然增加了風險,因而“毛驢提案”就更是一種必要的補充了。
由此觀之,“毛驢提案”樸素接地氣的表達,其實更反映了當今中國畜牧養殖存在的一定問題,以及舌尖上的安全,關乎民生,意義重大。
編輯:水靈
關鍵詞:標題黨 毛驢議案 秦玉峰 東阿阿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