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廣州市政協委員朱靜君建議關注精神病人獨居現象

2015年02月02日 09:38 | 作者:方晴 | 來源:廣州日報
分享到: 

  原標題:廣州市政協委員朱靜君建議關注精神病人獨居現象

  (文/廣州日報記者方晴) “對我提的問題,每個職能部門都表示很重要,但都推說不歸自己管。那么,這群獨居在安置房的精神病人,到底誰來管呢?”廣州市政協委員、社工工作專家朱靜君長期對社區問題保持關注。近幾年,她發現廣州的保障性住房安置區出現的新的問題——由于“老、弱、病、殘、窮”多問題交織,硬軟件供給上的不配套,使得本應是對困難群眾和邊緣家庭的福利性社區出現一些問題。

  朱靜君向記者介紹,保障性住房政策在上世紀90年代末出臺,旨在解決老城區住房緊張的矛盾,是對困難群眾和邊緣家庭的福利性政策。但在近年的調研中她發現,金沙洲、同德圍等多個保障性住房安置區出現了類似的現象:有精神病人與家屬一起申請廉租房,但申請到手后,家屬便棄置不顧,讓精神病人獨自一人居住,使多個社區形成了精神病人獨居又聚居的結果。

  在她調研的一個社區里,聚集了十多個精神病人,高空拋物、失控暴力、擾民行為頻繁發生,至今未有解決之道。昨日上午,她特意就該問題向民政局、國土資源局、公安局等多個部門問政,然而相關職能部門未能給予明確答復。“萬一出了事,是人人都有責任,也就是人人都沒有責任了。”她擔憂。

  問題:關鍵是缺乏責任主體

  昨日下午在分組討論后,朱靜君特意留下向記者詳細分析了現象背后復雜的社會成因。從表面上看,由于“空掛戶”(戶籍保留在原社區)現象突出,居委會人力不足,戶籍信息不齊全,甚至有社區無法找到物業管理公司進駐。在她調研的一個社區中,一個住有3700多人的社區,居委會只掌握800多人的信息。

  但深層的社會問題,還包括在老社區相互守望的鄰里關系不復存在后,怎樣培育新的社區關系,提供心理和實際上的支持;在“老、弱、病、殘、貧”多個問題聚合于同一社區中,如何防止負能量的疊加。朱靜君指出,當前最關鍵、最急迫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責任主體的不明晰。

  她初步建議,政府需首先明確責任主體,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完善社區居民信息。“比如,在國土資源局搖號后,通過公安系統,將居民在老社區的信息共享到新社區。”在硬件上,建議政府對保障性住房安置區的物管費用給予一定比例的補貼。在軟件上,大力倡導專業社工進社區而非單靠街道的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此外,居委會的人員配置不能使用傳統按戶籍數字分配人手的老辦法。

 

編輯:薛鑫

關鍵詞:廣州政協委員 精神病人 獨居現象 缺乏責任主體 戶籍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成眠在线观看毛卡片 | 在线亚洲专区高清中文字幕 | 久久人精品婷婷香蕉 | 日韩精品动漫在线观看一区 | 亚洲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激情视频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