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農工黨上海市委建議增加郊區產科床位
原標題:滬外來出生人口超戶籍出生人口,農工黨建議增加郊區產科床位
戶籍出生人口比例從2004年的78.4%降至2013年的53.4%,外來出生人口升至全市出生人口的46.6%。 澎湃資料 孫湛
上海醫院的實際出生人口顯示,外來出生人口已占全市出生人口的51.2%,而全市外來出生人口的54.1%集中在浦東、閔行、松江、嘉定等4個區。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浦東新區與閔行、嘉定、松江等郊區的產科床位比都大大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最低的床位比僅0.155張。1月20日,澎湃新聞獲悉,針對這一現象,農工黨上海市委將在2015年的上海“兩會”上遞交提案,建議完善區域婦幼醫療保健的發展規劃,有重點地在這些人口集聚區建設婦幼醫療保健機構。
外來出生人口54%集中在浦東、閔行等4個區
農工黨上海市委在此前的調研中了解到,在過去的10年時間里,上海出生人口經歷從谷底大幅回升并高位運行的過程。2003年全市常住人口出生數進入谷底,僅出生8.34萬人,次年便開始了快速回升,到2013年增至21.2萬人。由于常住人口中育齡婦女比例高,外來婚嫁女性人數增多、外來人口在滬生育人數增多、“單獨兩孩”生育政策實施等因素的影響,在未來幾年里,上海的出生人口總量將繼續在高位運行。
而且,自2004年上海出生人口開始回升后,其構成便穩步改變。戶籍出生人口比例從2004年的78.4%降至2013年的53.4%,外來出生人口升至全市出生人口的46.6%。事實上,除浦西的8個中心區及崇明外,其他各區的外來出生人口都超過在該區出生的上海戶籍人口。此外,上海每年還有1~2萬外來非常住出生人口因各種原因未進入常規統計。以上海各醫院的實際出生人口計,外來出生人口已占全市出生人口的51.2%。
調研同時透露,上海的出生人口呈現出區域高度集中的特點。2013年上海戶籍出生人口的52%集中于浦東、徐匯、楊浦、長寧等4個區,達5.38萬人,外來出生人口的54.1%集中在浦東、閔行、松江、嘉定等4個區,達5.87萬人,總的趨勢是浦東與郊區的出生人口增長快,戶籍出生人口傾向于三級醫院和服務優質的醫療機構,外來出生人口則主要在其居住生活所在區縣的醫療機構。
從上海的婦幼保健醫療資源來看,則是更多投向了三級醫療機構。2000年至2013年間,上海三級醫療機構的產科實有床位與醫護人員增幅達155.3%與163.6%。同期,二級醫療機構產科實有床位與醫護人員僅增長15.8%與20.2%,遠遜于三級醫療機構。從區域來分析,上海浦西8個區的實有產科床位增長63.5%。同期,浦東新區與閔行等8個郊區縣的產科床位僅增長46%。
提案建議培訓產科人才,增加郊區床位
農工黨上海市委在提案中提出,目前,浦東新區與閔行、嘉定、松江等郊區的產科床位比都大大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最低的床位比僅0.155張,這些區的產科醫護人員比也都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除閔行、金山及崇明外,浦東與郊區各區的兒童床位比與醫護人員比都明顯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提案認為,上海急需完善區域婦幼醫療保健的發展規劃,積極調控外來非常住出生人口的數量。一方面,上海要加強對郊區公立醫療機構產科兒科撤并的審核,制止純出于經濟利益而撤并產科兒科的情況。在高職醫技院校的專業中,設立助產士專業,培訓產科專業人才。在上海有關高校中,招收服務郊區醫院的產科兒科定向培養生,同時政府部門要研究完善產科床位補貼與兒科診室補貼的措施。
針對上海郊區逐漸已形成若干大規模人口集聚區的狀況,提案提出,上海應鼓勵郊區財政對婦幼醫療保健硬件設施的投入,增加郊區的產科與兒科床位數,市里給予郊區的財政投入配套支持。同時,需要有重點地在這些人口集聚區建設婦幼醫療保健機構,并在政策上給予三級醫療保健機構在郊區建立分支機構扶持與優惠。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農工黨 人口 出生 上海 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