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清東陵注資7億大修 棺槨內慈禧已變干尸(圖)
14日,清東陵隆恩殿周圍搭起了腳手架。世界文化遺產清東陵啟動文物保護工程。
琉璃瓦缺損嚴重。
裕陵隆恩殿周圍遍布綠色圍擋。
王兆華 清東陵文物管理處副主任
近日,清東陵方面宣布,將全面啟動建陵以來規模最大的文物修復和保護工程。
歷經盜墓者的破壞與風雨的侵蝕,這個我國現存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布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筑群,將被注入超過7億元的資金,讓文物受損情況不再繼續惡化。
它遭受破壞和侵蝕的程度到底是怎樣的?對于它的修繕,歷史背景如何,又將用何種傳統與現代的工藝去“修舊如舊”,修復難點在哪兒?新京報記者對話清東陵文物管理處副主任王兆華。
大修
7. 1億元的大修
新京報:這次是清東陵有維修記錄以來規模最大的修繕工程,為什么會啟動這么大的工程?
王兆華:清東陵很多文物這么多年已經不同程度腐化,新中國成立前還遭受過破壞,如果再不修繕,情況會繼續惡化。
新京報:這次修繕工程有多少項目?最關鍵的是哪幾處?
王兆華:清東陵一共是7大類49項,加起來預計要7.1億元。最關鍵的比如說古建筑這塊,包括乾隆的裕陵、慈禧的普陀峪定東陵、慈安的普祥峪定東陵、康熙景陵的大碑樓、順治孝陵的石橋,都是大型的修繕,都是上千萬的工程。
新京報:這種“大”有什么具體體現?
王兆華:有的能夠達到四五千萬。比如景陵的大碑樓,土建部分做完了,現在是做木材加工,一個大碑樓得用1800立方到2000立方的木料,農村蓋房子,連門窗都算上也就是兩三立方木料。
新京報:這幾處文物是清東陵最核心的部分,修繕是因為重要,還是老化程度太深?
王兆華:清東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國家以前在這方面投入不多,我們邊對外開放邊碎修也能維持,到現在已經30多年了,就是民房用了30多年也得修了,更何況這些建筑都是木質結構,它的椽子、檁子、斗拱等木構件經過日曬雨淋腐化嚴重,有的屋頂已經漏雨。
新京報:歷史上清東陵遭受過兩次盜墓,這兩次劫難給陵區造成了哪些嚴重的破壞?
王兆華:這兩次經歷讓清東陵里除了順治的孝陵,其余4個皇帝、15個皇后、136個妃子的地宮全都被盜了。因為民間傳說順治出家了,孝陵是衣冠冢,事實上他的碑文寫得很明確,他是清朝入關第一個皇帝,國家財力不濟,地宮里就沒放珍寶,康熙的景陵在1952年才堵上,里面積的都是水,據當地六七十歲的老人講,在他們小時候曾經在地宮里捉迷藏。
新京報:陵區內被盜走的文物主要有哪些?流向是哪里?
王兆華:我們單說慈禧的棺槨,被盜走的文物,當年在市面上就價值1億兩白銀,她的棺槨里隨葬生前用過的金銀珠寶之后,里面還有很多空隙,怎么辦,最后用斗,倒了幾大斗珍珠才把里面鋪平。
至于陵區被盜走的文物,流向不知道,無論是1928年盜墓,還是1946年的盜墓,現在公開露面拍賣的一件都沒有,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1946年那次被盜,資料記載后來收回來一些,但收回來之后下落不明。
棺槨
盜墓導致5尸同棺
新京報:乾隆和慈禧的棺槨都被破壞得很嚴重,現在這兩具棺槨受損程度是怎樣的?
王兆華:現在乾隆的棺槨里有5具尸骨,因為當年孫殿英盜墓后,乾隆的尸骨和皇后貴妃們的尸骨都被扯亂了,重新入殮時除了一具尸骨能分辨出來單獨入棺,其他幾具已經分不清了,按照尊卑等級也不好亂裝,只能入殮到一具棺槨里,生能同床,死也同棺吧。慈禧的棺槨里現在就是木乃伊了。
新京報:你說慈禧棺槨內“木乃伊”的意思是?
王兆華:就是已經變成干尸了。
新京報:被盜之后到現在有怎樣的損壞?
王兆華:持續在常溫常濕環境下,文物已經霉變腐爛。
新京報:原來的棺木是什么木頭?古代在防腐方面是怎樣的?為什么沒起到作用?
王兆華:大多數用的是金絲楠木,古代在棺槨防腐上的做法,首先是選擇好的木料,金絲楠木很堅硬,密度很大,本身防腐性能就好,另外在棺槨外面還會刷49道漆,這么多層漆足夠把棺槨密封起來,內部的氧氣含量很低,溫度和濕度恒定了,自然就防腐了。
至于為什么沒起到作用,主要還是因為盜墓破壞。我們反過來想,1928年孫殿英盜慈禧墓的時候,慈禧已經死了20年了,但史料記載當時開棺發現慈禧的尸體還有光澤,像是睡著了一樣,如果一個人死了20年,本應該變成骨頭了,這說明當初棺槨的防腐功能是很好的。
新京報:有密閉防腐措施嗎?
王兆華:有,但也不行。棺槨外面有玻璃罩,在常溫常濕的環境下保存,沒有密閉,隨著季節變化干濕交替容易腐爛霉變。
這兩具棺槨還是相對保存比較好的,乾隆后妃的棺槨損壞得更嚴重,木頭已經糟爛,頂部因為長期受潮糟朽都塌陷了。
除了棺槨,其他木質建筑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比如慈安的普祥峪定東陵,慈安是咸豐的正牌皇后,她的隆恩殿天花板也糟了,有一天晚上還掉下來,幸好不是白天,否則很容易傷人。
新京報:這次對乾隆和慈禧的棺槨修復會使用低氧含氮技術,這是一項什么技術?
王兆華:這項技術就是控制文物保存空間的氮氧比例,因為細菌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都需要有氧氣,我們通過這個技術,讓文物保存空間處在類似于真空的環境里,避免腐化。
新京報:如何保證修繕棺材的時候,不會損害到尸骨之類的東西?
王兆華:棺材的最外層是槨,里層是棺,棺里面才是尸骨,這次修繕只是對槨修繕,不會開棺,所以不會對尸骨造成損壞。
至寶
慈禧貼身錦緞 修復至少一年半
新京報:修繕還請了荊州文物保護中心,為什么會選擇他們?
王兆華:這家單位是國家文物局的木制品、竹制品文物保護修復重點科研基地,在木制品、竹制品的保護上有他們的專長。國家文物局在全國有很多這種專業性的重點科研基地。為什么我們把絲織品文物送到杭州去了,因為杭州有中國絲綢博物館,國家對絲織品的修復保護都由它來完成。
新京報:現在工作進行到哪一步了?
王兆華:他們的專家一年多之前就來了,并且取樣分析,關于棺槨的修復方案,要在明年3月份出來。
新京報:說到絲織品,鎮館之寶陀羅尼經被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腐化,這是一件什么樣的文物?修復需要什么樣的條件和技術?
王兆華:陀羅尼經被實際上是一件錦緞,不是一床被子,這件文物是用金絲和錦緞織在一起的,慈禧用的這件上面鑲嵌了820顆珍珠,當時蓋在她尸體的上面。盜墓的認識金銀財寶,把上面的珍珠都拽下來,把錦緞扔了,但沒想到這塊錦緞是最值錢的,無論它的材質、工藝,都是一流的,也因為它的唯一性,是慈禧入殮用的,所以,是我們的鎮館之寶。
杭州中國絲綢博物館的館長說,修復這件文物至少得一年半的時間,它破損和腐化的部分還得用原材料修補,顏色還得一樣。
新京報:對于文物保護來講,可能除了大規模的修繕,日常的保護也很重要。
王兆華:我們都說,這次修繕是清東陵有維修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修繕,如果日常的維護到位,可能以后也很難出現這么大規模的維修了。
最簡單的日常維護比如“掃瓦壟”,得勤掃建筑頂部的瓦縫,因為平時刮風很容易把樹籽、草籽吹到瓦縫里,遇到點土就生根發芽,時間一長就把瓦縫撐裂了,容易造成滲漏。
另外椽頭上方的瓦塊叫滴水,人家設計是有講究的,瓦塊要給椽頭擋雨,這塊瓦掉了,不及時更換,椽頭泡水就容易爛,所以日常的保護對于文物來說非常重要。
地宮
乾隆“臥室”漏水 防滲難定方案
新京報:修復后,這些文物將恢復到什么程度?達到什么效果?
王兆華:要最大限度地恢復當時的歷史信息,保留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不能斷代。有觀點認為文物修繕就是修舊如舊,其實不是外表上的修舊如舊,是要盡可能使用原材料、原工藝、原方法。
新京報:在傳承原工藝原方法方面我們具體會怎么做?
王兆華:文物修繕和現代建筑工藝不一樣,現代工藝可以澆筑,混凝土直接打進去,修繕古建筑不行,比如刷漆,我們不用現在市場上用的化學漆料,而是用傳統的古建筑專用的生物漆料;做地杖用的灰料里面就有豬血和面粉,增加它的黏合度和透氣性,而不用現代的水泥和白灰,這就是傳統工藝。
新京報:面對這么大的一個系統工程,我們會不會遇到一些難題?
王兆華:有,乾隆裕陵的地宮現在滲漏得很厲害,由于地宮滲水,券頂的石構件因受力不均而變形,接縫之間崩裂的情況很多,掉下來一塊一塊的,我們俗話叫“崩瓷”了。
修復方案還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討論,專家們討論得非常細致,已經討論兩稿了,針對裕陵地宮究竟怎么做防滲,一年多了還沒有定最終方案,因為必須得慎重,如果做得不好會滲得更厲害。
新京報:修復方案最大的分歧在哪里?
王兆華:現在能確定的是滲漏水源是雨水從寶頂和四周滲漏,事實上目前防滲漏的技術很成熟,但修復古建需要盡量使用當時的技術,這就要考慮如何最大限度還原古建,同時最小程度干預古建,出于這個考慮,現在方案一直沒確定。
新京報:一直滲漏會造成怎樣的后果?
王兆華:滲漏進地宮的灰漿會腐蝕內壁的經文和雕刻,最后讓內飾受損無法還原。
新京報:滲漏的來源明確了嗎?
王兆華:專家論證已經排除了地下水滲漏,現在針對是雨水從上方滲漏還是周圍滲漏還不確定,所以方案定不下來。
前景
當務之急是“保命”
新京報:《盜墓筆記》和《鬼吹燈》都要拍成電影,可能會帶來新一輪的盜墓文學熱和文物熱,在你看來,這種熱潮對于清東陵是一種壓力還是機遇?
王兆華:我是比較排斥這種熱潮的。對于文物保護來講,這類題材的作品往往會滲透一些盜墓的技巧和方法,對于全國的古墓葬的保護不利。
但反過來看,對于旅游又是一種促進,它滿足了人們的獵奇心理,清代皇家文化對于現代人來說有足夠的吸引力。清東陵本身就是用磚、石、瓦、木寫成的一部清朝歷史。
新京報:故宮現在利用互聯網手段在品牌營銷上有很多新的花樣,清東陵在這方面是否有計劃?
王兆華:我們還沒有呢,現在當務之急是“保命”,得把這些東西保存下來,所以顧不上那些。2010年開過一次座談會,很多地方的文物景區都有人參加,當時有人也說,怎么提高展示水平、怎么提高接待能力,我說你們都是從中心城市來的,啥時候你們去我那看看,我們那警衛得靠人和狗,房子用棍支著呢,我們哪還有精力想別的,保命都保不起。
現在,我們也開始提升了,有數字化保存、網絡化營銷、國家五A級景區創建等等。
新京報:這次投入這么大,會給景區以后的經營帶來壓力嗎?
王兆華:這方面沒有壓力,國家投入沒有把這部分成本轉嫁到景區身上,其實我們每年的運營成本也不低,得投入1000多萬,就拿滅火器來說,每年更新的費用就得十幾萬,這都得從景區收入里支出。
新京報:清東陵這些年的游客量處在什么規模,旅游接待和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怎么協調?
王兆華:每年的游客量近60萬人次。其實對于這些古建筑來說,有人來旅游是好事,因為這讓這些建筑有了人氣,更容易保存,如果沒人來,這些房屋不出幾年就變糟發霉了。這次修繕肯定會對旅游有影響,造成游客不便,我們最大限度地安排好旅游線路,減少對游客的影響。
新京報:在你看來,文物以什么樣的方式存在,價值才會發揮到最大?
王兆華:文物修繕與保護只是第一步,目的是為了展示,傳遞文物的歷史信息和價值,展示的目的又是為了延續,延續的不僅僅是文物本身,更是一種文化,包括宮廷文化、墓葬文化、祭祀文化,也包括修繕的技術和記憶。再過一百年,我們這代人不在了,那時的人們再看這些記錄,會知道原來公元2014年前后,清東陵是按照清朝的工藝修繕的,我們也可以這么修。(記者 賈鵬 實習生 王蘊懿 /記者 王嘉寧 攝)
編輯:羅韋
關鍵詞:文物 慈禧 清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