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如何推進湖南民族地區小康建設?委員:農業帶動扶貧
湖南省政協專題協商民族地區小康建設
走文化旅游生態保護相結合的科學發展之路
本報訊湖南是一個民族大省,少數民族人口達700萬人,如何推進全省民族地區實現全面小康?日前,湖南省政協組織召開少數民族界別協商會議,就加快推進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展開專題協商。
2013年,湖南省民族地區(24個縣市區)生產總值僅占全省的6.71%。經濟發展水平低,已成為制約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障礙。同時,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扶貧攻堅任務艱巨、社會事業發展落后等問題也嚴重影響民族地區發展。協商會上,胡利華委員認為,民族地區發展特色村寨旅游產業,可使民族地區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應盡快出臺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并設立專項資金,推動民族地區小康建設的進程。“我省現已成功申報302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進入國家民委項目庫,并將在現有基礎上對全省民族村寨進行調研,在全省啟動特色旅游小鎮項目。”湖南省旅游局相關負責人回應道。農業局相關負責人則認為,應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農業的關注,因地制宜走特色農產業發展可行模式,用農業產業帶動扶貧攻堅工作和小康社會建設。
“沒有民族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省的全面小康。”湖南省政協主席陳求發在協商會上指出,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要突出重點,精準施策,要加快民族地區文化、教育、衛生等方面基礎設施建設,要用特色產業帶動扶貧攻堅工作和小康社會建設。湖南省副省長李友志對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建議給予了高度肯定,他要求有關部門認真收集和整理,有針對性地出臺政策、搭建平臺,讓民族地區走出一條文化、旅游和生態保護相結合的科學發展路徑。(周歡劉洋)
編輯:楊雅婷
關鍵詞:民族地區 湖南省 小康 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