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吳清源與梅蘭芳論棋
吳清源(左)與梅蘭芳(右)
圍棋界“一代宗師”吳清源日前仙逝,他與中國京劇界泰斗梅蘭芳的緣分,再一次引起大家的關(guān)注。
吳清源在幼年時,便跟著祖母去看過梅蘭芳的演出。他12歲那年,在北京大方家胡同一位李姓人家的客廳里,還與梅蘭芳見過一面。當時梅蘭芳已成一代京劇名家,見到一個孩子在與一位老者下圍棋,這個孩子就是吳清源。
梅蘭芳當天是主客,吳清源雖小,但是對梅蘭芳的風采留下了頗深的印象……
在日本相見
1956年夏季,應(yīng)朝日新聞社等團體的邀請,梅蘭芳率中國訪日京劇代表團到日本訪問演出。
這次中國京劇代表團去日本,是繞道香港乘飛機直達東京的,時間是1956年5月26日。5月29日下午,日本各界名流160余人在東京會館,舉辦歡迎中國訪日京劇代表團的雞尾酒會。已成為日本圍棋圣手的吳清源也參加了這次酒會。
去國數(shù)十年,吳清源雖已在日本圍棋界獨步,但其中作為異國人的艱辛歷程非一般人所能知。此次見到國人代表團,內(nèi)心激動的情緒難以言表。
吳清源見到梅蘭芳時,立即約梅蘭芳到他家去做客。然而,梅蘭芳的行動日程已被安排得很滿。他們當時來不及深談,于是相約等梅蘭芳外地訪問演出完,回東京后再見面。
福岡、八幡、名古屋、京都、大阪……一路下來,回東京已到了7月。因為實在抽不出時間去吳清源家做客,梅蘭芳便請吳清源到自己所住的帝都飯店見面。
7月11日下午,梅蘭芳推掉了所有活動,專門等候與吳清源會面。日本《讀賣新聞》圍棋欄目的主編以及梅蘭芳的朋友許姬傳,都是圍棋愛好者,聽說吳清源要來,誰也不愿錯過與大師相見的機會。
下午兩點,吳清源準時來到帝都飯店。梅蘭芳親自站在房間外面迎候。此次相見,吳清源給梅蘭芳留下了良好印象:“吳先生是方臉,不留發(fā),穿著淺灰色的中山裝,態(tài)度溫和敦厚,一看就知道是有高度藝術(shù)修養(yǎng)的人。”
回憶小時候
吳清源回憶起小時候那次與梅蘭芳的不期而遇。吳清源記得很清楚,他說:“12歲那年,我在北京大方家胡同李先生家見過您。今年我43歲,說起來已經(jīng)時隔30多年了。”
這一說,梅蘭芳也回憶起來了。他說那家主人也是一位圍棋愛好者。當時自己見到一個小孩與一位老者下棋,感到很有意思。因為老先生想半天才落下一子,而小孩毫不猶豫,拿起棋子便放了下去。老者在思考時,小孩便在果盤里取糖果、花生米吃,一副胸有成竹、滿不在乎的樣子。
當時梅蘭芳還有些納悶,怎么老先生與這個小孩下棋竟如此吃力?主人家告訴梅蘭芳,這盤棋的局勢,老頭兒輸定了。你別小看這個孩子,出手不凡,將來可以成為高手。現(xiàn)在聽吳清源這么一說,敢情那個小孩子就是現(xiàn)在如日中天的吳清源。可見吳清源的天分,在當時已經(jīng)嶄露頭角。
梅蘭芳告訴吳清源,自己當年也學過一段時間圍棋,但后來朋友建議自己將精力集中在戲劇方面,不能分散,所以后來就沒有往這方面鉆研了。
吳清源告訴梅蘭芳,您朋友的話是對的。圍棋要下得好,必須專業(yè)化。如果業(yè)余消遣,當然另作別論。圍棋的招法,并不難懂,一說便能明白,但要精通此道,就非有名師指點不可。圍棋還需天分,如果單靠學力,到了一定程度,就難以進展了。
吳清源還結(jié)合自己的例子說:要成為圍棋高手,還必須從小學習,才容易有較大發(fā)展。我就是得到了顧水如先生培養(yǎng),才有了今天的一點成就。飲水思源,我是不能忘記他老人家的。
顧水如是我國老一輩圍棋名家,他在早期對吳清源有很大幫助,例如帶吳清源去見段祺瑞,讓段祺瑞以資助學費的名義每月給吳清源100元。當時吳清源才不過11歲。這項收入幾乎可以照顧全家生活了。另外,吳清源原名吳泉,按舊時習慣,在外面還須有字號。段祺瑞讓顧水如給他起一個,一個朋友建議以“清源”為號,顧水如覺得不錯。因為正好與“泉”名相通。此后,“吳清源”就成了最終傳揚的名字。
拳拳赤子心
在座的許姬傳問吳清源:中國老國手如黃龍士、范西屏、施襄夏……比起日本的國手來誰占優(yōu)勢?
吳清源從小在中國學棋,又到日本發(fā)展,應(yīng)當說,對兩方情況是相當熟悉了。他對這個問題講得很透:下棋首先要講力量。那幾位前輩先生力量是很強的,但如果同日本國手比,還很難做出結(jié)論。他這樣分析個中原因:以前中國下棋規(guī)則,落子前要在棋盤“四四路”犄角擺黑白各兩個座子。這樣一來,棋路變化就少了,起手布局程式就有了局限性,沒有日本棋路的靈活多樣。
但是,吳清源認為:圍棋勝負,決定在斗爭圍殺結(jié)果。中國的古棋譜,在對殺中,不但看出力量,而且有高度的思想性。從親身的體驗出發(fā),吳清源說自己當年跟顧水如學棋,顧便將日本和中國棋譜讓吳同時并打,吸收兩面長處,因此進步速度很快。到日本后,這些根底又起了作用。在與日本棋手切磋、交手時,思路更為開闊,頗能統(tǒng)籌全局,因而取得佳績。
他的這番見解,得到梅蘭芳的高度認同:“吳先生的話很對,就拿我學戲的經(jīng)驗而言,我從前輩那里得到許多寶貴的東西,但我并不是亦步亦趨地模仿,而是把他們的優(yōu)點消化在我自己身上,向前發(fā)展。我想凡是藝術(shù)都離不開這個道理。”
吳清源極想了解國內(nèi)的發(fā)展情況,詳細詢問了各方面的變化。梅蘭芳盡其所知所感,告訴吳清源。
吳清源將自己的著作《吳清源圍棋全集》精裝本,送給梅蘭芳,還送上一個果綠色七寶燒的花瓶。梅蘭芳也將自己帶來的著作《梅蘭芳劇本選集》、《舞臺生活四十年》以及《宇宙鋒》、《醉酒》等畫冊,送給吳清源。他還將自己的戲裝照片一并送給吳清源,以留作紀念。
梅蘭芳當時在日本演出,稱得上盛況空前,戲票也很不容易買到。吳清源在臨走時,也向梅蘭芳求助。他告訴梅蘭芳,妻子因為料理家務(wù)走不開,始終沒有看到梅蘭芳的演出。當天好不容易將岳母請來照看孩子,可想盡辦法,也買不到戲票。另外,多賀谷雖看過《貴妃醉酒》,但還想看看《霸王別姬》。梅蘭芳當即表示:“我請幾位看戲。”他讓代表團的同志與朝日新聞社商量一下,代買幾張票,讓吳清源家人及朋友得飽眼福。
梅蘭芳回國路過上海,在報上見到一則報道吳清源啟蒙老師顧水如培養(yǎng)青年棋手的消息。梅便囑友人許姬傳去訪問顧水如。顧水如說,他已在上海發(fā)現(xiàn)了12歲、有天分的陳祖德,以及趙之華、陳錫明等。后來選中了陳祖德、陳錫明。但就在開始辦理留學手續(xù)時,長崎發(fā)生日本人焚燒中國國旗事件。這件事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怒,外交部也進行了譴責。這就影響到中日關(guān)系,兩位棋手的留學計劃隨即告吹。
吳清源卻一直在努力為中國圍棋的發(fā)展盡心盡力。中日兩國建交后,尤其從中日擂臺賽等賽事的情形看,后來的多位中國棋手,到日本后都得到吳清源的悉心指點。這在許多棋手的記憶里,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吳清源 梅蘭芳 論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