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信貸資產證券化改為備案制 明年發行量或翻番
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正迎來新引擎的有力拉動。
銀監會近日印發《關于信貸資產證券化備案登記工作流程的通知》,信貸資產證券化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這意味著銀行發行信貸資產支持證券以實現盤活存量的需求將被全部釋放,隨之而來的將是發行量的大幅增長。機構預計,明年發行量將比今年翻一倍。
按照通知要求,備案制之下,銀監會將不再對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進行逐筆審批,銀行在申請取得資格后開展業務,在產品發行前進行備案登記,已備案產品需在3個月內完成。
早于2005年啟動,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一度停滯的中國信貸資產證券化列車,正在步入暢行無阻的快車道。
提高發行方積極性
備案制甫一落地即引來各界廣泛關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資產證券化契合盤活存量的精神,是銀行業未來發展切實需要的。
在曾剛看來,信貸資產證券化對銀行業益處有多方面,包括釋放新的信貸額度、節約資本、加快資金周轉、降低資金成本、改善期限錯配、獲得中間業務收入等;從金融市場角度來看,信貸資產證券化增加了可投資的金融工具,更大的意義在于,間接融資轉化為直接融資,優化了中國的融資結構。
徽商銀行今年9月成功發行了30.9億元信貸資產支持證券(CLO),該行相關人士表示,資產證券化有利于降低該行資本消耗,提高資產流動性,增加中間業務收入,而此次將審批制改為備案制,將使業務操作流程更快捷,提高了銀行開展業務的積極性。
券商對信貸資產證券化備案制落地的評價普遍正面和樂觀。海通證券表示,信貸資產證券化有利于存量信貸重新定價,降低存量信貸的融資成本,是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利器,應大力發展。
中金公司也持積極態度,首先,原有政策下CLO發行完成要5個月以上,備案制下僅需3個月,將大大提高銀行積極性;其次,新政策下,已發行CLO的銀行無需再申請業務資格,意味著多數銀行將得到豁免;此外,從申請材料清單以及備案登記表來看,登記過程并不復雜,發行效率將大大提高。
明年發行量有望翻番
備案制落地后,有機構預期2015年CLO發行量將會再度井噴,比今年翻一倍是大概率事件。
曾剛表示,備案制后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將常規化發展,額度管理將取消,發行機構完全根據市場狀況決定發行頻率和發行規模,規模有望翻番。
市場已見證了2014年CLO的發行量井噴。據證券時報記者粗略統計,截至11月21日,超過30家發行機構共發行了總額約1884億元CLO,比2013年全年的158億元大幅增長了11倍。
對于今年CLO發行井噴的原因,海通證券認為,主要在于供需雙方的意愿變化:一方面過去銀行以規模擴張為導向,缺少資產出售動力,當前情況是存款難拉,貸存比超標,導致銀行必須出售資產;另一方面,資產證券化產品收益率僅6%左右,在過去的高利率時代,難以吸引債券投資者興趣,隨著高收益時代的漸行漸遠,這類產品將吸引更多市場關注。
中金公司固收團隊在10月底針對南昌銀行2014年第一期CLO發表的投資價值分析中稱,近期資產證券化產品的需求明顯提升,首先可能因為收益率曲線大幅持續下降,CLO成為價值洼地,信用風險小,且收益率仍較短融等高出30到50個基點;其次是投資者認識加深,尤其是基金專戶等對流動性的要求不高,但其資金成本較高,對高收益產品有較高需求。
中金認為明年CLO發行延續供需兩旺局面,除了政策鼓勵,市場認知度正在提高,加上高收益品種少,需求端接受度提升也是重要原因;此外,中介機構將重心向資產證券化轉移以及銀行需求的增多也將帶來供需兩旺局面。
中金公司預計,按今年7月以來CLO單月發行量平均在300億元左右來看,明年整體發行量約4000億元,即比2014年至今的1884億元翻一番。
上海某上市券商研究所研究員對記者表示,自下半年以來央行通過各種手段保持銀行間市場低利率,明年的寬松基調已基本確定,銀行發行CLO也有成本優勢。
“美國資產證券化的規模在頂峰時期占整個債券市場的20%,而我國目前的相關占比僅為0.53%左右,這也意味著中國還有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該研究員稱。
編輯:羅韋
關鍵詞:證券 資產 信貸 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