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加強殘疾人康復專業人才培養
加強殘疾人康復專業人才培養
全國政協委員 徐向東
康復人才是殘疾人康復政策的直接執行者,是殘疾人康復服務的專業提供者,是殘疾人融入社會的基礎推動者,是殘疾人事業發展重要的專業力量。目前全國殘疾人康復工作依然存在殘疾人康復服務明顯不足,康復專業人才嚴重短缺等實際困難和問題。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文件資料顯示,到2012年,我國各類殘疾人服務機構工作人員總數37566人,其中,業務人員20789人,其他人員16777人,服務人員數與殘疾人數之比為1∶2273。在各類殘疾人服務人員中,高級職稱2020人(占5%),中級職稱5255人(占14%),初級職稱7488人(占20%),無職稱61%,而康復專業人員只是這些服務人員中的一部分。缺乏康復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康復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素質不高,是制約殘疾人康復事業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廣大農村和西部地區康復人才極度匱乏,致使康復機構服務能力不高,發展缺乏競爭力和可持續性。根據中國殘聯開展的殘疾人狀況和小康實現程度監測結果,2011年和2012年,全國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康復服務比例僅分別為47.7%和55.2%。
根據浙江省殘疾人狀況和小康實現程度監測結果,近3年來,浙江省殘疾人醫療康復支出為社會平均水平的2.1—2.8倍;在殘疾人迫切需求中,居第二位和第三位的一直是醫療和康復。同時,根據浙江省殘疾人實名制調查顯示,5年來,全省殘疾人接受社區醫療康復服務的占24.28%,機構康復占5.14%。主要原因是康復專業人才嚴重缺乏,服務能力明顯不足。經全省調查統計,目前浙江省有各類殘疾人康復機構75家,其中民辦康復機構27家;職工總數為1507人,其中專業人員912人(高級職稱54人、中級職稱188人、初級職稱583人)。專業人員數與全省殘疾人數之比為1∶3448,與專業康復機構人員配備的標準要求約1∶500差距甚遠。
殘疾人康復專業人才數量嚴重短缺,既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協調,也與廣大殘疾人康復服務需求不適應。為此國家要盡早研究制定我國殘疾人康復專業人才培養的具體政策和機制,著重解決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方面存在的問題。建議如下:
進一步加強殘疾人康復專業人才培養。要鼓勵相關高校盡快設置并開設殘疾人康復方面的專業和課程,開展殘疾人康復專業人才培養。醫學高等院校應率先設置殘疾人康復醫學專業,設立專門的康復醫療系或二級學院,并納入全科醫生培養、培訓內容。普通高等院校應盡早開設相關選修課程。要使殘疾人康復專業人才培養計劃與現實需求相適應,統籌安排并研究制定特殊扶持政策和培養機制。要將康復專業人才培養列入人才培養專項經費的使用范圍。
進一步推進殘疾人康復人才使用。要引導縣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建立健全康復醫學科室,并按衛計委制定的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基本標準配備康復床位(不低于醫院總編制床位數的2.5%)和醫護人員(每康復醫學科病床至少配備0.25名康復醫師、0.5名康復治療師、0.3名康復護士)。要增加綜合性醫院康復科床位數在三級醫院評審中的權重。殘聯組織舉辦的專業康復機構要配備必要的專業康復人才。衛生行政部門要積極推進社區醫療康復專業人才開發,在鄉鎮街道和城鄉社區積極發展醫療康復服務機構,開發設置殘疾人康復崗位,通過引進和提升現有在崗人員專業水平等方式,配備和使用專業人才。加大對民辦機構的扶持力度,吸引專業人才去民辦機構開展服務。
進一步推進殘疾人康復專業人才評價和激勵工作。要將民辦和殘聯、民政創辦的康復機構、特教學校,納入衛生和教育系統的人員培訓和職稱評審體系,提高社會認可度和專業人員的報酬津貼,建立專門的康復醫療津貼,穩定人員隊伍。建立健全以薪酬待遇、崗位津貼、社會保險、獎勵表彰為主要內容的激勵保障制度,并保證各項制度落到實處,形成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
(作者系民盟浙江省委會副主委)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殘疾人 殘疾人康復專業人才 殘疾人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