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跨境電商需突破“瓶頸”
近日,電商巨頭亞馬遜宣布落戶上海自貿區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并將在自貿區內建立物流倉儲中心,意味著我國消費者可以直接購買亞馬遜境外網站的商品,一時間引起了國內“海淘族”的熱議。
此前,天貓國際的正式上線,大大降低了國內消費者購買海外商品的難度,“海淘”市場的消費規模也迅速擴大。在目前國內網購市場競爭愈演愈烈的情況下,“海淘”市場的崛起無疑給國內各大電商的發展指出了一條道路。另外,1號店也不甘落后,于9月3日正式上線了“1號海購”項目,將成為另一家國內全面落實跨境電商業務的綜合電商。
相對于普通的“海淘”,亞馬遜及其他專業跨境平臺的誕生無疑為國內消費者帶來了多方面的便利,用戶可以足不出戶“逛”國際商店,可以享受由于商品只需繳納低廉的行郵稅所帶來的價格優勢。不過,在享受便利的同時,消費者也不可忽視跨境電商平臺的潛在挑戰與瓶頸。
一方面,跨國物流配送一直是電商跨國業務面臨的主要瓶頸之一。國內外企業物流信息系統不配套、流程不一等因素很容易導致追蹤貨物物流信息出現差錯,消費者難以實時了解貨物的狀況,同時也可能導致貨物損壞、丟件,以及后續的退貨不便等問題。
另一方面,國內外產品質量標準差異致使貨物無法被順利運入我國。以食品為例,只有符合我國國家食品強制性標準,取得檢驗檢疫機構出具合格證明,才準予銷售、使用、進入中國市場。從我國大量需求的境外奶粉來看,很可能由于境外奶粉所含微量元素不符合食品安全質量標準而被我國海關拒之門外。
跨境電商未來面臨的除了產品自有性質所帶來的問題外,還可能面對監管、稅收、價格、物流等方面的挑戰。跨境電商業務在我國仍屬于起步階段,在獲得消費者信心與認可的同時,跨境電商也應該冷靜正視未來在物流、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等多方面的挑戰,著力打造健康、高效、完善的“海淘”電子商務生態鏈。同時在我國監管政策的引導下,構筑誠信經營電商平臺,確保我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編輯:曾珂
關鍵詞:電商 跨境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