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鐵凝:最重視作家身份 對解釋自己作品缺乏自信
27日下午,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長篇小說《笨花》俄文版首發式在北京舉辦。鐵凝在接受提問時稱,真正寫出人類心靈能夠共同感受到的東西是自己創作的高遠目標。
對解釋自己作品缺乏自信
《笨花》是鐵凝迄今為止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之一,描述了從清末民初至1945年抗戰結束將近半個世紀的中國鄉村生活,涉及九十多個人物。鐵凝透露,書寫歷史風云并非最重要目的,而是希望讀者能從中看到那個大背景下最普通中國人的生活。
正是由于篇幅浩大、涉及方方面面的人物,鐵凝完成這部作品用去大約六年時間。她表示,所有對歷史的書寫都是為了今天、現實,“我想在書中塑造飽滿的人物形象,表現漢語敘事的歡樂魅力,進而透過這段歷史讓讀者看到當時中國生活的‘表情’,”
對小人物生活的人文關懷一直在鐵凝的作品中有所體現,《笨花》也不例外。鐵凝稱,那些普通人并非風云人物,僅僅是歷史中的“塵土”,但對自己而言卻是十分寶貴的“塵土”,“我期待寫出他們內心足眼與俗世快樂、并不閉塞的智慧和教養,以及內心的道德秩序。真正寫出人類心靈能夠共同感受到的東西是我創作的高遠目標。”
“我對解釋自己的作品一直缺乏自信。”鐵凝笑著說,“我更相信這樣一句話:面對一部作品,不要相信作者對它的解讀,而是要相信作品本身。”
最重視作家身份:正堅持短篇小說創作
《笨花》的鴻篇巨制也為俄文譯者造成一定“困擾”。她曾表示需要為其中的很多名詞加上注釋,并且準備一個家族表,了解人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它好像是一部歷史課本。”鐵凝則笑稱,這其中還有一件趣事。
“在整個翻譯過程中,我跟譯者沒有見過面,甚至未曾通過郵件。”鐵凝當時甚至很期待譯者能夠多提幾個問題,不過這種情況并沒出現,“后來我想大概是《笨花》對譯者不具備挑戰力吧。”
直到前不久的第三屆漢學家翻譯大會上,鐵凝才知道實情并非如此。一位譯者的同事告訴她,其實翻譯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但是對方不敢問。鐵凝則半開玩笑的表示“你覺得我有那么可怕嗎?”
“人家解釋說,譯者是出于對你和作品的尊重才顯得有些膽小。”鐵凝邊笑邊回憶,同時提到,這些事情也給她很深的感觸,“一個作家和一個翻譯家之間的故事已經是中俄文學交流的開始。”
“我的父輩、包括我在內或者更年輕一些的作家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過俄羅斯文學的深刻影響,中俄兩國文學積淀均非常深厚,關于兩國文學交流,我希望雙方能夠攜起手來共同努力。”鐵凝稱。
“我本質上還是一個作家,也最重視作家身份。”鐵凝最后在接受采訪時透露,自己會把更多的時間用于讀書寫作,最近正在堅持寫短篇小說,為下一部長篇做些深厚積累,“我從不認為短篇是長篇的陪襯,正像一位作家所說,人生不是一個長篇,而是一連串的短篇。”
編輯:羅韋
關鍵詞:鐵凝 作品 作家